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课堂练习(第二课时)
1、(2021湖北宜昌)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2021湖南邵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3、(2021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
B.
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C.
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
D.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
4、(2021昆明)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
减小大气污染
B.
减小噪声污染
C.
绿化美化环境
D.
减小水污染
5、(2021甘肃威武)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
B.
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D.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6、(2021江苏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7、(2021四川自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8、(2021四川内江)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控制噪声只有消声一个环节
C.响度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正常人耳能听到10Hz的声音
9.(2021湖南常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上小轿车正常行驶时速度是4m/s
B.击鼓时,力量越大音调越高
C.工厂里的工人戴一个防护耳罩,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教室的门宽约80cm
10、(2021贵州黔东南州)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强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1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疫情过后,小雨同学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演奏会,当她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时,联想到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听众可以通过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悠扬的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音乐厅的门窗在演奏时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12、(2021广东深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递过程中减少噪声
13、(2021四川攀枝花)
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响度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B.
调节电视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答案
1、
(1).
响度
(2).
声源
解析:(1)噪声的强弱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大小的单位是分贝。
(2)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提醒司机该路段不能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C
3、B
4、B
5、D
6、B
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C选项错误;噪声的控制包括在:声源处控制、传播过程中控制、人耳处控制,而禁止鸣笛是声源处控制噪声,D错误,故选。
7、A
解析: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部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就不同,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关上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故选:A。
8、A
解析:
A.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控制噪声有消声、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三个环节,故B错误;
C.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故C错误;
D.正常人耳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不能听到10Hz的声音,故D错误。
9、D
解析:A、1m/s=3.6km/h,4m/s=4×3.6km/h=14.4km/h远小于100k/h,故A错误;
B、击鼓时,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工厂里的工人戴一个防护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教室的门宽约80cm,故D正确。
故选:D。
10、B
11、A
12、C
13、C
1题
甲
乙
丙
丁
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沪粤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如图所示,某地将一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安装在市区街头,对环境噪声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根据所监测区域内环境噪声的大小而不断变化,噪声达标时分贝值数字呈绿色,超标时数字则呈红色。你知道为什
么要监测噪声的大小吗?
新知讲解
一、噪声的来源
(一)什么是噪声
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噪音的波形图
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作杂乱无章的、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噪声与乐音波形的区别
乐音: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二)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
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
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
筑路、盖楼、打桩等。
社会生活噪声:
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一)噪声强弱的等级
0dB——人耳的听觉下限
10dB相当于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
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一些声音的分贝值
(三)人耳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生理效应: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耳聋等,严重的甚至神志不清。
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够损坏
建筑物。
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
睡眠和休息,影响工作效率。
(四)噪声的危害
三、控制噪声
测量噪声等级的仪器
——声级计。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
声音的传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
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
摩托车上的消声器;
路边的隔音板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隔音耳罩
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双层隔音窗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公路两植树造林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声源处减弱噪声
课堂练习
1、(2021天津)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A
2、(2021四川眉山)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
3、(2021山东东营)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B.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诊断疾病的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音调
D.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可以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B
4、(2021江苏泰州)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C.
“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
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5、(2021湖北武汉)关于声现象
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
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D
6、(2021四川广安)“五一”期间,某景区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喧闹的游客进行劝导:“请不要高声喧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工作人员利用声音向游客传递信息
C.
“请不要高声喧哗”,“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在景区内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
B
课堂总结
噪声
定义:
物理学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
控制噪声的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