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学习目标
了解《水浒传》的相关文学知识,积累重点字词。
理清文章线索,概括“智取”情节。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探讨丢失生辰纲的原因。
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区别。
及时雨宋江
豹子头林冲
智多星吴用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黑旋风李逵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
”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代表作长篇小说《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有删节,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北宋末年,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要把十万贯财宝送上东京,为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八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财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写作背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该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文学常识——《水浒传》
嗔(
)
虞候(
)
吹嘘(
)
恁地(
)
怨怅(
)
兀的(
)
气喘(
)
逞办(
)
喏喏(
)
忒(
)
剜(
)
舀(
)
聒噪(
)
啰唣(
)
面面厮觑(
)
读清字音
chēn
yú
wù
dì
nèn
tuī
chuǎn
chěng
nuò
xū
chàng
wān
yǎo
guō
zào
qù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絮絮聒聒:形容言语琐碎啰嗦。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辩白。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勾当:事情。
解释词义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8-14)
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众军汉的矛盾,为下文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
写杨志与晁盖等人斗智斗勇,最终丢失生辰纲。
杨志
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
托塔天王—晁盖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不在108将之列。
智多星—吴用
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入云龙—公孙胜
罗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清道人。公孙胜献计用法术破了能呼风唤雨的樊瑞、项充、李衮,劝他们归顺梁山,建立奇功伟业。在梁山泊排行第四。宋江受招安后出家。
赤发鬼—刘唐
在梁山泊排第二十一。提出要劫生辰纲的人。后白胜被捕,供出了晁盖。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打败追捕的官兵,上了梁山。征讨方腊时阵亡。
立地太岁—阮小二
在梁山泊排名第二十七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常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宋江攻打方腊时,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短命二郎—阮小五
梁山泊排名第二十九位。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高俅大军围断梁山,他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战死。
活阎罗—阮小七
在梁山泊排名第三十一位。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受招安后,因穿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阮小七就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
白日鼠—白胜
住在黄泥冈东,智取生辰纲时,就是在他家住,也是他卖的酒。事发后被捕,苦刑下供出了晁盖,后被救出。在梁山泊排行第一百零六位。征讨方腊时在路途中病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你知道他们的绰号是什么吗?
整体感知
赤发鬼
立地太岁
短命二郎
活阎罗
晁
盖
刘
唐
青面兽
吴
用
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杨
志
公孙胜
托塔天王
智多星
入云龙
2.“生辰纲”是什么?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整体感知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整体感知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4.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杨志押送生辰纲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
整体感知
杨志与军汉、虞侯、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天气炎热,众人难以忍受与杨志偏在暑热正午催促赶路的矛盾。
主要
次要
5.本文开头描写天气的酷热有什么作用?
描写天气的酷热,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环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6.说说文章第9段引用歌谣的好处。
(1)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天气的酷热,为下文军汉们喝酒解暑中计做铺垫。
(2)引出了白胜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揭示了北宋末年好汉们纷纷走上造反之路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整体感知
7.应如何理解“饶酒”这个情节?
这是精彩的细节描写。连用“还”“揭”“兜”“拿”“吃”“夺”“走”“赶”“舀”“抢”“夺”“倾”“盖”“丢”等动词,动作连贯紧凑,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客人”与“挑酒的汉子”讨价还价的过程。这是智取生辰纲的关键。蒙汗药的成功投放,杨志等人的上当,智取行动的成功,都源于这一系列近乎天衣无缝的表演,突出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
整体感知
8.结尾采用补叙手法,有什么好处?
故事结尾才揭开谜底,这样既收束全文,点明“智取”,又公开了八人的真实身份和用药过程,使行文错综多变,避免了平铺直叙;既吸引了读者,又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对“智取”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体感知
9.结合文本,分别简要概括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
精明能干
杨
志
足智多谋
晁盖、吴用等人
团结应战
粗暴蛮横
随机应变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所用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等人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生辰纲的地点,便于让杨志一行人进入“伏击圈”。
(3)智用矛盾。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与众军汉、老都管、虞候的矛盾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实现最终靠的就是在酒里巧妙下药。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一个个软倒,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却动弹不得。
合作探究
2.这篇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小说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水浒传》中,每一个英雄被通上梁山的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过程,而这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情节安排又与不同的性格刻画相适应。“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希望凭借浑身本领“博个封妻荫子”,所以一抓到机会就想拼命表现,于是就有点急功近利。再加上他暴躁的性格,导致自己与众军汉矛盾激化,纵是精明能干,却也无可奈何,最终不免失败。而集中笔墨描写杨志的精明,不仅增加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反衬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合作探究
3.杨志最终被夺生辰纲从而“始误”终身,是否可以说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我觉得杨志并非无“智”,而是一个十分仔细、警觉且有智谋的人。因为:
(1)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后,杨志改变每天动身和休息的时间(由原来的“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通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
(2)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杨志也尽量减少途中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解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时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可谓处处以上诸多方面表现了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合作探究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生动地塑造了农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大智大勇。
文章主旨
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也喝酒解渴,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推动了情节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够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为“智取”服务。
善于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文本特色
课文标题是“智取生辰纲”,文章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就造成一种“明防”而“暗夺”的效果,使故事叙述更加曲折,甚至令读者如堕云里雾里,直至结尾补叙吴用、晁盖等人的姓名和用药过程,使读者解开心中的疑团,明白卖酒汉子和贩枣客人到底是谁,怎样把蒙汗药下到酒里,令人叫绝。
妙用叙事角度
文本特色
文中有两个矛盾:一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随着天气日渐炎热,行程日见紧迫,路途日渐难行,这一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另一矛盾是押送与智取的矛盾: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晃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这些不同的矛盾冲突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也使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本特色
《智取生辰纲》一文,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写“饶酒”的细节,既形象地展现了吴用等人的高超智慧,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请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200字左右)
课后作业
示例: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弓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两手一扣,把花朵上的蝴蝶捧住。她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儿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却一不小让蝴蝶飞了出去。她又急又气,吸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又,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蹁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运用细节描写细致描写了小女孩捉蝴蝶的情景)
答案示例
谢谢欣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3.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2.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
”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代表作长篇小说《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三、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有删节,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北宋末年,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要把十万贯财宝送上东京,为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八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财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四、文学常识——《水浒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该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
五、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嗔(
chēn
)
虞候(
yú
)
吹嘘(
xū
)
恁地(
nèn
)
怨怅(
chàng
)
兀的(wù
dì)
气喘(
chuǎn
)
逞办(
chěng
)
喏喏(
nuò
)
忒(
tuī
)
剜(
wān
)
舀(
yǎo
)
聒噪(
guō
)
啰唣(
zào
)
面面厮觑(
qù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絮絮聒聒:形容言语琐碎啰嗦。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辩白。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勾当:事情。
六、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1—7):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众军汉的矛盾,为下文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8—14):写杨志与晁盖等人斗智斗男,最终丢失生辰纲。
七、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
1.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你知道他们的绰号是什么吗?
明确:杨志-青面兽
刘唐-赤发鬼
晁盖-托塔天王
阮小二-立地太岁
吴用-智多星
阮小五-短命二郎
公孙胜-入云龙
阮小七-活阎罗
2.“生辰纲”是什么?
明确: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确: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4.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生辰纲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汉、虞侯、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天气炎热,众人难以忍受与杨志偏在暑热正午催促赶路的矛盾。
5.本文开头描写天气的酷热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写天气的酷热,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环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6.说说文章第9段引用歌谣的好处
明确:(1)形象地写岀了当时夭气的酷热,为下文军汉们喝酒解署中计做铺垫。
(2)引出了白胜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揭示了北宋末年好汉们纷纷走上造反之路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7.应如何理解“饶酒”这个情节?
明确:这是精彩的细节描写。连用“还”“揭”“兜”“拿”“吃”“夺”“走”“赶”“舀”“抢”“夺”“倾”“盖”“丢”等动词,动作连贯紧凑,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客人”与“挑酒的汉子”讨价还价的过程。这是智取生辰纲的关键。蒙汗药的成功投放,杨志等人的上当,智取行动的成功,都源于这一系列近乎天衣无缝的表演,突出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
8.结尾采用补叙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故事结尾才揭开谜底,这样既收束全文,点明“智取”,又公开了八人的真实身份和用药过程,使行文错综多变,避免了平铺直叙;既吸引了读者,又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对“智取”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9.结合文本,分别简要概括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性格特点。
明确:杨志——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晁盖、吴用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
八、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作答,教师补充)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所用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等人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生辰纲的地点,便于让杨志一行人进入“伏击圈”。
(3)智用矛盾。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与众军汉、老都管、虞候的矛盾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实现最终靠的就是在酒里巧妙下药。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一个个软倒,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却动弹不得。
2.这篇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明确:小说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水浒传》中,每一个英雄被通上梁山的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过程,而这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情节安排又与不同的性格刻画相适应。“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希望凭借浑身本领“博个封妻荫子”,所以一抓到机会就想拼命表现,于是就有点急功近利。再加上他暴躁的性格,导致自己与众军汉矛盾激化,纵是精明能干,却也无可奈何,最终不免失败。而集中笔墨描写杨志的精明,不仅增加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反衬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3.杨志最终被夺生辰纲从而“始误”终身,是否可以说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我觉得杨志并非无“智”,而是一个十分仔细、警觉且有智谋的人。因为:
(1)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后,杨志改变每天动身和休息的时间(由原来的“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通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
(2)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杨志也尽量减少途中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解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时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可谓处处以上诸多方面表现了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九、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生动地塑造了农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大智大勇。
十、文本特色
1.善于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也喝酒解渴,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推动了情节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够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为“智取”服务。
2.妙用叙事角度。
课文标题是“智取生辰纲”,文章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就造成一种“明防”而“暗夺”的效果,使故事叙述更加曲折,甚至令读者如堕云里雾里,直至结尾补叙吴用、晁盖等人的姓名和用药过程,使读者解开心中的疑团,明白卖酒汉子和贩枣客人到底是谁,怎样把蒙汗药下到酒里,令人叫绝。
3.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中有两个矛盾:一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随着天气日渐炎热,行程日见紧迫,路途日渐难行,这一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另一矛盾是押送与智取的矛盾: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晃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这些不同的矛盾冲突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也使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课后作业
《智取生辰纲》一文,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写“饶酒”的细节,既形象地展现了吴用等人的高超智慧,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请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200字左右)
示例: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弓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两手一扣,把花朵上的蝴蝶捧住。她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儿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却一不小让蝴蝶飞了出去。她又急又气,吸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又,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蹁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运用细节描写细致描写了小女孩捉蝴蝶的情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