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无脊椎动物——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无脊椎动物——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7: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无脊椎动物——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
1.【2021年云南省,27】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涡虫
B.蜗牛
C.螃蟹
D.野兔
2.【202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27】在观察蚯蚓时,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
)
A.体节
B.刚毛
C.环带
D.环节
3.【2021年江苏苏州,25】下图为某种菊石的复原图。菊石是已经灭绝的海洋无脊相动物之一,因其表面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菊石有外套膜和壳体等结构。据此推测,菊石属于(
)
A.软体动物
B.鱼类
C.腔肠动物
D.甲壳动物
4.【2021年黑龙江绥化,15】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
B.蛔虫
C.涡虫
D.水螅
5.【2021年山西晋中,14】福建三明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新物种,以发现者的姓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下图)。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一种(
)
A.爬行动物
B.昆虫
C.环节动物
D.蜘蛛
6.【2021年山东泰安,9】图中所示动物是长着一个“头”和许多个“屁股”的虫子。它拥有罕见的分支状身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内的消化管、神经、血管等结构都会在身体分又处形成分支。消化管前端有口,分支末端长着肛门。该动物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线形动物
D.扁形动物
7.【2021年江西九江,11】下表中动物个体与其部分特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动物
涡虫
蜥蜴
缢蛏
娃娃鱼
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
用肺呼吸
体表有外骨骼
成体有鳃呼吸
A.A
B.B
C.C
D.D
8.【2021年黑龙江绥化,1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分节
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附肢分节
9.【2021年四川资阳,11】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河蚌的贝壳——游泳
B.蝗虫的气管——呼吸
C.蜥蜴的鳞片——保护
D.蚯蚓体表的刚毛——运动
10.【2021年山东青岛,20】下列关于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
B.缢蛏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C.虾和蟹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有外骨骼
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都有鳞片覆盖
11.【2021年海南省,28】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B.文蛤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C.大龙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D.马鲛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12.【202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53】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3.【2021年江苏苏州,43】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春季是蚊、蝇、鼠类繁殖的髙峰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苏州城内蚊、蝇、鼠类数量明显增多。由于此类病媒生物可传播多种传染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苏州市卫健委每年春季都会组织开展露头蚊蝇消杀和春季灭鼠的统一活动,从而降低此类病媒生物的密度,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此活动首先进行的是环境治理和物理防制。蚊的幼虫主要孳生在水中。我们身边很多不起眼的地方都会孳生蚊的幼虫,要分别采取翻、清、通、填等分类管理和处置方法,对各种可能滋生蚊虫的水体进行处置。如绿化带、卫生死角、废弃的容器等都要及时清除;居民家中种养水生植物建议每5~7天换水1次,并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等。应对垃圾粪便等蝇类的主要孳生场所进行及时清理,减少蝇类滋生。
其次还可进行化学防制。针对这些病媒生物的不同特点,投放不同的杀虫剂和灭鼠剂。但根据近年来苏州市蚊蝇药物抗性监测结果,淡色库蚊对双硫磷、家蝇对敌敌畏等常用杀虫剂已产生较高抗性,因此需慎用杀虫剂。
(1)下图是苏州常见的蚊、蝇品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足与触角也分节
B.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有三对足
C.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D.头部都有一个口器,可以摄取食物
(2)蚊、蝇、鼠类的繁殖能力极强,是造成蚊蝇泛滥鼠害猖獗的原因之一。有关它们繁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蚊蝇、鼠类的受精方式都是体内受精
B.蚊蝇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鼠类是胎生
C.鼠类后代的成活率比蚊蝇后代的成活率高
D.鼠类的生殖方式比蚊蝇更适应环境
(3)蚊的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以下消杀方案中不是针对幼虫期的是(
)
A.及时清理卫生死角以防积水
B.在户外设置紫光灯进行诱杀
C.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翻转倒放
D.种养水生植物需勤换水并冲洗根部
(4)通过消杀蚊、蝇、鼠类可以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每年春季的消杀活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5)下列对蚊、蝇产生抗药性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蚊、蝇发生抗药性变异
B.蚊、蝇群体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
C.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蚊、蝇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
D.蚊蝇群体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14.【2021年山东聊城,28】夏季的草地上常见蝗虫在草叶上飞来蹦去,翻开草下湿润的土壤,也常见蚯蚓在土壤中扭转翻腾。请对蚯蚓和蝗虫两位“邻居”进行比较,完成相关问题:
(1)观察蚯蚓,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由多个________的体节构成,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靠________辅助运动,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蚯蚓需要保持体表________以保障体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因此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相对于蚯蚓的外形特征,蝗虫也有多个体节,但不同体节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且分别组合成了不同的部分,其中________部有专门的________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的发现敌害;其________部有三对分节的_______,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________,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
(3)由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成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外骨骼
13.答案:(1)B;(2)D;(3)B;(4)C;(5)A
14.答案:(1)彼此相似;刚毛;湿润
(2)头;感觉;胸;足;外骨骼
(3)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