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向沙漠进军》说课稿+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七年级上:《向沙漠进军》说课稿+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12 23:05:5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向 沙 漠 进 军
竺可桢
课件制作:于伟
学 校:石河头中学
1.学习识别和把握中心句,把握作者的思路。
2.学习运用多种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3.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任意干残暴的事情。肆 ,任意的干。虐,残暴。
废墟。
不长草木的地方。毛,草木。
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一、读一读,说一说:
肆虐:
丘墟:
不毛之地:
葱 茏:
二、
层进式的结构:
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怎样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1、沙漠对人类危害严重,他向人类进攻,所用的武器是什么 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给人类造成怎样的危害
2、人类抵御沙漠进攻,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人类向沙漠展开攻势的主要武器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
4、人类怎样利用沙漠造福?
沙漠边被风沙掩
埋的干裂土地
风沙
进攻
游击战
阵地战

征服
培植防护林
植林种草
抵御


日光
利用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
请你
找一找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作诠释)
讲“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就举内蒙古东部等地有充足水源为例来说明征服沙漠的可能性。(举例子)
摇篮和荒漠,过去没能征服沙漠和现在向沙漠进军,日照比较等(作比较)
如武器,游击战,阵地战,波浪式(打比方)
科学、准确、严密
向沙漠进军
一、进军之因
(1---3)
二、进军之法
(4—12)
三、进军之果
(13)
沙漠危害人类

进攻
利用
①沙漠进攻的方式
游击战
阵地战
②抵御“游击战”
③抵御“阵地战”
①征服沙漠的武器:

②有充足的水源
③取得了若干成绩
④保护了交通
①风力
②日光
征服沙漠的理想能实现
长缨在手缚沙龙
沙漠绿洲上的仙人掌植物
沙漠中的绿色长龙
作者及背景简介
  
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竺可桢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一篇是《向沙漠进军》。在他的倡导下,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向沙漠进军》说课稿(原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沙漠进军》是一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事理说明文。本单元的要求是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文章不仅对沙漠的形成,危害和对其治理的办法进行了科学的说明,而且还充满了激情,使人读后可以感受到一种征服大自然的伟力和必胜的信念。文章关注沙漠,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综合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习本课是如何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一中心有条理说明事物的,体会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第四段关于“阵地战”的说明。
  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进行设计。我设计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全文,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整体结构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法研究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1、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纬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2、教师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的问题或图片等。
  3、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4、我设计了“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专题实践活动的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当然,语文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上网,进行资料的搜索。
  四、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如何让学生“会学”才是关键。因此我用了以下几点办法:
  1、指导学生预习,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便于整理归类。2、列阅读提纲。阅读层次清晰、逻辑性强的说明文时,可在快速搜寻文段的中心句之后,列出阅读提纲,以便使阅读的内容一目了然,易于整体把握。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3、指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4、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的报告和小论文等。
  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流程
  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词、写出重点词语解释并造句,做在预习笔记本上。
  3、搜集家乡有关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
  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放一段有关楼兰古国的影视资料),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片子是楼兰古国,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昔日的它,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贾聚集,经济繁荣;今天的它,已被黄沙覆盖,一片荒芜。人们只能凭着那干枯的树木,光秃秃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华与丰美。是沙漠夺走了它的美丽,留给人们的是遗憾。同学们看到这些,会想些什么呢?对!我们要拿起武器,与沙漠决战,还我家园!
  今天我们就学习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文章《向沙漠进军》!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能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或学习的热情,一段关于神秘楼兰古国的录象,让学生对沙漠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理清层次。
  ⑴根据课前预习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我让学生根据思考题再次研读课文,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提出要向沙漠进军?沙漠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②风沙进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③文中提出了哪些改造沙漠的方法?
  ④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取得哪些成绩?前景如何?
  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合作,教师巡视指导。这一设计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种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
  ⑵学生快速搜寻文段的中心句,列本文的结构提纲,指导学生体会本文如何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进行说明的。
  ⑶重点段落分析,学生齐读第四段并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风沙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提问:“游击战”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放有关录象资料。
  “阵地战“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出示沙丘移动图。
  文字与图象相结合,图文并茂,便于理解沙漠的进攻方式。
  3、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语言。
  ⑴根据课后练习题第三题,引导学生分析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⑵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体会其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发现,恰当地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为准确、严密,然后我再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类似这样的句子。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把感到枯燥乏味的课文,通过分析、比较,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揣摩用限制性词语来说明事理的准确性,进而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原则,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迁移,进行环保教育。
  完成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后,我给学生出示几则资料,让学生阅读。
  资料一我国每年沙漠化的土地达约1560平方公里,就连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化土地。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耕地面积已减少2.4亿亩,等于一个法国。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每年以1.5%的惊人速度下降。
  资料二2000年4月6日,怀来“天漠”沙丘在一场大风中又向前推进了1米,黄沙已经爬上了与北京交界的军都山北坡。这里距北京0公里,距天安门70公里。这里没有什么树,如果再来一场大风……
  在官厅水库,这个昔日北京城主要供水源,沙总淤积量已达6.46亿立方米。在怀来,玉米的秸秆已深陷沙中,15万亩土地已经沙化。我不知几百年后,人们在东经116°,北纬40°的地方发现一座黄沙下的废墟时,将如何惊叹我们今日的繁华。北京是不是明天的楼兰!
  资料三课后第四题《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闻京城再遭沙袭。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沙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报道的一再敲打,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联想到数十年前的一则新闻名篇,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阵。渐渐地,这事不再为公众关注。虽说“三北防护林”建设成绩斐然,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现在,沙漠离北京怀柔已经不远,风沙之逼已经从当初的“边关告急”变为“兵临城下”了。
  通过以上资料,同学们想一想造成我们今天这样的恶劣环境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趁热打铁,在学生激情高昂之时,组织一次“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①假设给你一片沙丘地,你打算怎样治理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②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计一份以“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小报。
  ③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家乡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题目示例(题目可根据小组研究的情况自定,“示例”仅作参考)
  如:肃宁县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向沙尘暴进军
  地球被迷住了眼睛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资料,然后按学习小组综合,完成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这也是这节课的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