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石河头中学 于伟
枯 叶 蝴 蝶
徐 迟
学习目标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联系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所富含的哲理。
阖起 逸出 收敛
枯槁 装模作样
hé yì liǎn
gǎo mú
自主学习
1.为什么给这种蝴蝶取名“枯叶蝴蝶”?
2.枯叶蝶之所以“珍贵”的原因?它最擅长什么?
3.它伪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4.为什么说“枯叶蝴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地绝灭了”?
与众不同的美丽与枯槁
自主学习
1.为什么给这种蝴蝶取名“枯叶蝴蝶”?
2.枯叶蝶之所以“珍贵”的原因?它最擅长什么?
3.在描写枯叶蝴蝶时,用到了哪些贴切的词?
4.它伪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
合作探究
这里的两个“装假作伪”意义一样吗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表达了作者对枯叶蝴蝶命运的忧虑,对利欲熏心的人的愤恨。
.
合作探究
2.为什么说“枯叶蝴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地绝灭了”?
.
3.你如何理解“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这句话?.
合作探究
拓展提高
枯叶蝴蝶的悲剧让你生发了哪些感想?
假如你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枯叶蝴蝶,孤独的地在花丛中飞翔,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些什么?
我是这个世界里 最后的一只枯叶蝴蝶 秋风里
我寂寞地阖上我的翅膀 如同一片飘落的枯叶
我真的不想 有人留意我的存在
逃开那些关注的目光 我向往着自由的生活
于是我用所有的美丽 换取了一身憔悴与枯槁
没有娇艳的容颜 没有柔曼的舞姿 掩藏了美丽的翅翼 颠覆的形象 如秋叶一般凄美
我一直以为这样刻意伪装 便会逃开善猎者的眼睛
和周围的世界 浑然一色 便可以任意的飞舞
看天上云卷云舒 但我依然被追逐
逃脱不了被捕捉的命运 不是因为我的美丽
而是因我用来隐蔽美丽的枯槁和憔悴
我多么希望,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即使被捕捉,却也可生生不息
生活中
让我们努力去
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既不张扬,亦不低调。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
做一个光彩夺目的自己!
关于枯叶蝴蝶《枯叶蝴蝶》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金梅(女)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中学
电话:15864490867
邮编:255400
邮箱:wangyujinmei@ ( mailto:wangyujinmei@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情感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此文表达的生活哲理,从而深刻地感受人生经验。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借助枯叶蝴蝶特有的保护色,发表议论,赞美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又兼及保护生物物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体会诗意中蕴涵的哲理。
教学步骤:
一、引导自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低音播放《蝴蝶泉边》的葫芦丝乐曲,同时展示美丽的蝴蝶图片,请同学们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蝴蝶给你的印象。这世界上还有一种蝴蝶,它非常美丽,也非常与众不同,因为它特别爱把自己丑陋的一面表现给别人看,它的名字就叫做:枯叶蝴蝶。(板书:枯叶蝴蝶 徐迟)紧接着展示出一张枯叶蝴蝶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继续讲解:那么这种枯叶蝴蝶的生存方式以及命运到底如何,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一篇诗意与哲理交融的散文来揭开谜底,让我们一起走近徐迟的《枯叶蝴蝶》。
(二)要求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采取自由阅读的方式初读课文。
A词语积累:阖 收敛 逸出 枯槁 憔悴 行径
装假作伪 生生不息(加点字注音)
B整体感知:
枯叶蝴蝶是如何伪装自己的?枯叶蝴蝶伪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它最后的结局怎样的?
先让学生独立找出答案,然后全班同学大声朗读答案并进行分析。
二、合作互学
同学们,美丽的蝴蝶不难发现,但是会隐藏自身美丽的蝴蝶却是罕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具有这种特质的事物它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许多引人深思的内涵。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悲惨的结局?
2、你对枯叶蝴蝶的这种悲惨命运抱什么样的态度?作者的态度与我们的一样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教师评价学生答题。本文脱开了借赞美蝴蝶来歌咏爱情的框架,也没有落入因蝴蝶濒于绝种,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从枯叶蝴蝶因装假作伪而导致绝灭这一角度,谈及“真”的重要性。这是作者能够从与我们不同的视角来立意,从而写出了一些令我们有所启发的语言,写出好文章的原因。
三、点拨导学
朗读课文,背诵你最欣赏的语句段落,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1、我喜欢的句子是( ),因为它写出了( )。
2、我最欣赏课文的( )句话,( )词用的好,好在( )。
3、我觉得( )写的好,告诉我们( )。
第一个句式重在发现精彩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第二个句式重在品味词语,教学生懂得从词语和修辞入手,赏析语言,揣摩其意义作用;第三个句式重在教学生学会找出意蕴深刻、哲理丰富的句子,侧重理解句子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做人、追求真善美、保护环境等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从抨击见利忘义,应该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角度来谈;可以谈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或谈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
四、拓展求学
1.枯叶蝴蝶的悲剧让你有哪些感想?
2.假如你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枯叶蝴蝶,孤独地在花丛中飞翔着,你想对这个世界诉说些什么?
设计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课文提出的问题,进而关注社会,使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上网搜寻枯叶蝴蝶目前的生存状态, 做一个小小的调研。
2、 针对本文阐明的哲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400字的周记。
备课手记: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枯叶蝴蝶》选自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环境,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枯叶蝴蝶》是一篇诗意与哲理交融的咏物散文。视角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运用多媒体手段引起学生对枯叶蝴蝶的兴趣,采用自学、合作、点拨、拓展的教学顺序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浅入深地理解作者写作目的,在朗读、探讨、议论中理解文章观点,深化对问题的看法,圆满完成本课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