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14: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二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探究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能进行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一个正方体纸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说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哪些特征呢?
学: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正方体6个面,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对面相等,棱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从特征来看有什么关系?
学: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很棒,请坐。我们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六个面组成的,那我们把这六个面,展开之后会是什么形状呢?各个面又去了哪里?接下来,我们就共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学生和老师共同提出研究方法,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认知和心理准备。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展开图。
学生读屏幕,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师:声音洪亮,感谢,请坐。接下来,就按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剪开长方体纸盒。
(2)请学生把长方体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2.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看黑板,这是刚才各小组展开的图形,像这样由长方体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展开的特征。
1.刚才经历动手操作实践,相信同学们对长方体和展开图之间的联系有所领悟,现在请看大屏幕上的题。找出每个长方体对应的展开图。(请学生解释,老师最后总结)
师:通过刚才学生的回答,发现你们的观察很敏锐。
2.现在看这个平面展开图,哪两个面是相对的?怎样找的?
[预设:学生有可能是折回去找的;也可能是根据“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找的。]
学:根据长方体对面相同的特征找出来的
师:你的方法很巧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展开图的不唯一性,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在找相对面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充分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揭示正方体的展开图特征
师:正方体可以用这种方式找出对面么?为什么?(六个面都相等)。那为了剪开正方体后,方便辨别哪两个面是对面,你有什么办法?
【可以先给对面图上颜色,可以做上相同的标记等】
2.接下来按要求展开正方体纸盒。贴在黑板上。
3.观察相对面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正方体中相对的面,在展开图中不可能相邻。(屏幕:相对的面不相邻。)
看看我们手中的展开图,刚才还是一个正方体,经过我们剪开、展开,就转变成一
个平面图形了,现在,把手中的展开图一个面一个面地折叠回去,看看这些面的位置怎么变化的。再一个面一个面地展开,慢慢地反复多做几次。
课堂练习题
1.说说哪两个面是对面?
2.确定正方体一个面为后面,标出其他面的位置。
3.
给出两个正方体展开图判断能否拼成正方体。
4.观看正方体展开图视频。【呼应上题答案】
五、教师小结
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并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共展开了四种正方体平面展开图,还有七种等待着我们课下去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