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七年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41PPT)+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地理七年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41PPT)+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28 20:55:19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地理人教版
七年上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新知导入
图示景观有何差异?
城市
城市
城市
乡村
乡村
乡村
新知讲解
聚落与环境
城市
乡村
人类聚居地
聚落
新知讲解
比较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规模(大小)
建筑物(高矮、多少)
人口(疏密程度)
交通(道路通达、疏密程度)
商店、学校、医院(多少)
……
为什么?
新知讲解
人们在做什么?
农村
耕作
新知讲解
人们在做什么?
牧村
放牧
新知讲解
人们在做什么?
林场
伐木
新知讲解
人们在做什么?
渔村
捕鱼
新知讲解
生产方式不同
农村
渔村
牧村
林场
乡村聚落
新知讲解
城市
工业
从事哪些工作呢?
服务业
新知讲解
人们在做什么?
渔村
捕鱼
新知讲解
聚落与环境
思考:①②③三个乡村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1
2
3
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具备怎样自然条件的地方才够理想?
新知讲解
聚落分布
地形?
平坦
新知讲解
土壤?
肥沃
聚落分布
新知讲解
聚落分布
水源?
充足
新知讲解
聚落分布
气候?
适宜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炎热干燥
全年温和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终年严寒
新知讲解
聚落分布
长江-黄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两河流域
古希腊罗马
尼罗河流域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平坦
充足
肥沃
适宜
思考:还有哪些因素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分布
新知讲解
聚落分布
交通?
便利
新知讲解
聚落分布
自然资源?
丰富
攀枝花
教师精点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自然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
……
新知讲解
聚落与环境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呈团块状。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聚落形态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沙漠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北极圈附近
内蒙古草原
黄土高原
点击圆点
和图片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厚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竹楼
草屋
树屋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
蒙古包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窑洞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冰屋
新知讲解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威尼斯
新知讲解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巴黎
新知讲解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平遥古城
新知讲解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皖南古村落
新知讲解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
合作探究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丽江古城
丽江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课堂练习
1.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
2.渔村、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自然条件的影响????
?
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
???
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C
A
课堂练习
3.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4.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区是(

A.高原山地?
?????B.热带雨林???
????????C.沙漠戈壁???
????D.冲积平原
A
D
5.东南亚的乡村常见高架屋,下屋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的房屋主要是为了(??

A.通风透气,避免潮湿
B.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
C.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木、竹子
D.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
6.下列与寒冷地区民居建筑特点不相符的是(?

A.墙体厚实???
B.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
C.窗户很大?
???
D.窗户装双层玻璃
课堂练习
A
C
7.沙漠中民居建筑“墙体厚,窗子小”是因为(??
?

A.气候寒冷????
??
B.盗贼猖獗?????
??
C.昼夜温差大,风沙也很大?
????
D.降水稀少?
8.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课堂练习
C
C
课堂练习
9.下列因素中,对该聚
落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交通B.人口
C.地形D.河流
10.下列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地规模缩小
B.人口数量越来越少
C.聚落沿河流和公路扩展
D.河运发展最快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回答9~10题。
A
C
课堂总结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聚落形态
聚落
聚落形成条件
城市
乡村
:农村、渔村、牧村
:地形、土壤、气候、水源、
交通、自然资源
:团块状、条带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聚落的类型。
2.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
3.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新知讲解】聚落与环境
1.聚落:指人类聚居地,包括城市和乡村。
2.比较城市和乡村的差异: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
4.聚落的形态:自然环境还影响聚落的形态。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
麓、谷地延伸成带状;
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合作探究】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完成下表。
图例
地区
沙漠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温带草原地区
黄土高原
寒带地区
名称
平顶房
竹楼、草屋、树屋
蒙古包
窑洞
冰屋
特点
厚墙、窗小
避免潮湿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
保温、隔热
低矮、无窗、保温、挡风
【新知讲解】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课堂练习】
1.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C

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
2.渔村、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A.自然条件的影响????
?
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
???
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3.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A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4.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区是(
D

A.高原山地?
?????B.热带雨林????C.沙漠戈壁????D.冲积平原
5.东南亚的乡村常见高架屋,下屋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的房屋主要是为了(?A

A.通风透气,避免潮湿
B.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
C.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木、竹子
D.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
6.下列与寒冷地区民居建筑特点不相符的是(?C

A.墙体厚实???
B.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C.窗户很大?
???D.窗户装双层玻璃
7.沙漠中民居建筑“墙体厚,窗子小”是因为(?C
?

A.气候寒冷
B.盗贼猖獗
C.昼夜温差大,风沙也很大
D.降水稀少?
8.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C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因素中,对该聚落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 )
A.交通
B.人口
C.地形
D.河流
10.下列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用地规模缩小
B.人口数量越来越少
C.聚落沿河流和公路扩展
D.河运发展最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聚落的类型。
2.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
3.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新知讲解】聚落与环境
1.聚落:指人类聚居地,包括


2.比较城市和乡村的差异:乡村一般规模较
,主要有


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


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

等工作。
3.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


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地形
、土壤
、水源
、气候
、交通
、自然资源
等。
4.聚落的形态:自然环境还影响聚落的
。在平原地区聚集呈
状,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
麓、谷地延伸成
状;
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
状聚落。
【合作探究】活动: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完成下表。
图例
地区
名称
特点
【新知讲解】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
,意大利的水城
,我国山西省的
、云南省的
、安徽省的

历史城区等。
【课堂练习】
1.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
2.渔村、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自然条件的影响????
?
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
???
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3.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4.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区是(

A.高原山地?
?????B.热带雨林????C.沙漠戈壁????D.冲积平原
5.东南亚的乡村常见高架屋,下屋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的房屋主要是为了(?

A.通风透气,避免潮湿
B.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
C.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木、竹子
D.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
6.下列与寒冷地区民居建筑特点不相符的是(?

A.墙体厚实???
B.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C.窗户很大?
???D.窗户装双层玻璃
7.沙漠中民居建筑“墙体厚,窗子小”是因为(??

A.气候寒冷
B.盗贼猖獗
C.昼夜温差大,风沙也很大
D.降水稀少?
8.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因素中,对该聚落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交通
B.人口
C.地形
D.河流
10.下列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地规模缩小
B.人口数量越来越少
C.聚落沿河流和公路扩展
D.河运发展最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