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6-13 10: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1.1 从分数到分式 课型: 新授 课时 : 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12-6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理解分式的概念.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学习重点 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⑴ x+2y/3 ⑵ a-b/π ⑶ 2/m+n ⑷ 2/3 (a -b ) (5)2/a
任务导学 阅读教材P2-P4相关内容后回答, 1.一般地,用A,B表示 ,并且B中含有 ,式子A/B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 ,B叫做分式的 ,因为零不能做除数,所以 不能为零。 2.当x 时,分式4/x-1有意义。 3. 当x 时,分式x-1/x+1的值为0。 4. 当x 时,分式2/|x|-2无意义。
达标检测 教材p4练习第1,2,3题。当x为何值时,分式2-x/3x+2无意义?当x为何值时,分式x/x -3x+2的值为0?当x为何值时,分式5/6-x的值为1?当x为何值时,分式2/3+x的值为负数?
拓展延伸 当x为何值时,分式|x|-1/(x+3)(x-1)的值为0?若不论x取何值时,分式5/x -2x+m总有意义,试求m的取值范围?已知分式k -9/3k-9的值为0,试求关于x的函数y=(k+2)x+(2-k)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4.配套练习:分式(1)拓广探索题
学习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1.分式与分数的区别:2.分式何时有意义?3.分式何时值为零?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探求分式变形中的符号法则。 学习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符号变号的法则。
学习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利用分式的变号法则,把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变形。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1.下列分数是否相等?可以进行变形的的依据是什么? 2/3 4/6 8/12 16/24 32/48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试着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
任务导学 阅读教材P4-P5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和你猜想的一样吗?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你能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
达标检测 课本P8页练习第一题.配套练习
拓展延伸 若实数,则的值为?
学习小结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可用式子表示为:= =(C≠0)(预设:学生对C≠0理解不容易掌握,且在运用中容易出错,提醒学生多思考,深入理解。)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二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理解分式约分、通分的意义。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掌握分式约分、通分的方法与步骤。 学习重点 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正确的进行分式的约分与通分。
学习难点 通分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运用通分法则将分式进行变形。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小学约分、通分应注意些什么?你预习后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有什么体会?怎样确定最大公约数?怎样确定最小公倍数?
任务导学 阅读教材P6-P8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做下列各题: (1) 4/64 (2)20/1280 你做这些题目的根据是什么 我们称为什么运算?2.与分数的约分类似,你能把分式 4a/8a2b 约分吗?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式约分约去的是什么?3.什么叫做分式的约分?什么叫做最简分式 4.把分数 1/2 , 3/4 , 5/6 通分。什么叫分数的通分 5.类似于分数的通分,你能说出分式的通分吗?什么叫做最简公分母?
达标检测 1、教材P8练习1、2题。2、配套练习练习二基础达标部分
拓展延伸 配套练习练习二拓广探索题
学习小结 约分及最简分式的概念;约分的基本方法;通分、最简公分母及通分的方法;分数和分式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上有什么异同?依据是什么?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2.1分式的乘除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究得出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划归能力。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学习难点 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进行乘除运算和符号变化。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内容你还清楚吗?2、P10问题1, 的由来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的高 的由来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2中的 、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4、猜一猜,可以用分数乘除法的法则来推广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任务导学 阅读教材P10-P12内容,思考、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用语言描述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在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应该怎么办?分式的乘除法对运算结果有什么要求?
达标检测 1、课本13页练习第2、3题;2、课本22页习题16.2第1、2(1)(2)题。
拓展延伸 课本22页习题16.2第10、11题
学习小结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的除法法则: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16.2.1分式的乘方 课型: 新授 课时 : 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分式的乘方过程,并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2、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乘方的混合计算,具有一定的化归能力. 学习重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乘方的意义;分数的乘方法则。
任务导学 【情境导入】【合作探究】1. 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 思考:分式的乘方法则: 例5.计算(1); (2)分式乘方的混合运算解题步骤是: 补充:计算
达标检测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1)= (2)= (3)= (4)=2、课本P15练习题
拓展延伸 计算:
学习小结 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的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法则。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16.2.2分式的加减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熟练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2.进一步渗透类比思想、化归思想。 学习重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学习难点 分式的通分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1.计算: 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归纳: 类比分数的加减法,你能猜想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分别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任务导学 阅读教材P15-P16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1.计算:+= +=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2.同学们说出的最简公分母是 ,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1)找系数:(2)找字母:(3)找指数:3.通分: 。分式通分时,要注意: 4、探讨1.计算:(1) (2)归纳:1.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2.分母互为相反数时 。 探讨2计算:(1) (2)归纳:1.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2.整式与分式相加减时
达标检测 1、教材P16练习1、2题。2、计算(1) (2) (3) (4)
拓展延伸 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4.已知,求分式的值5.如果;求 的值
学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与同伴交流一下。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2.2分式的加减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二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哪些运算? 2.分式的乘除运算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分式的加减运算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3.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什么?
任务导学 一.认真阅读P17例8,例9。学习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二.合作探究,生成总结探讨1.计算:(1) (2)归纳:1. 分式的混合运算步骤为:(1) (2) (3)
达标检测 1.计算(1)(x-)÷(1-) (2) (3)(-)÷; (4)2.课本P18页练习
拓展延伸 1.(2011四川南充市)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x=2.2.(2011山东济宁,16,5分)计算:
学习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2.3整数指数幂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学习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学习难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的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的幂的除法:分式的乘方: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
任务导学 一、前置自学(自学课本18-20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3.探索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来计算:52÷55= 103÷107=(2)利用约分计算这两个式子: 52÷55=52/55=52/52×53=1/53 103÷107=103/107=103/103×104=1/104 由此,我们得到5= 10= 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归纳: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 是的倒数。二、合作探究1、.填空(1)-22= (2)(-2)2= (3)(-2) 0= (4)20= ( 5)2 -3= ( 6)(-2) -3= 2.计算(1) (x3y-2)2 (2)x2y-2 ·(x-2y)3 (3)(3x2y-2) 2 ÷(x-2y)3
达标检测 教材P21练习第1、2题。将下列各式写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1)2(a-1)-2bc-2 (2)2/3 (x-y)-3(y-z)2 (3)-5x2(y-z)-2 (4)x2y3(x-1y)3
拓展延伸 1.已知3-x=27,(2/3)y=9/4,5z+2=1求x,y,z的值。 2.比较(-2/3)-3,-(2/3)3,(2/3)-3的大小。
学习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2.3整数指数幂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二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学会小于1的正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小于1的正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学习难点 学会正数指数与负整数指数用于科学记数法的区别.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用科学计算法表示:8684000000= ;-8080000000= ;= .
任务导学 【合作探究】1.填空: 10-1=0.1;10-2= ;10-3= ;10-4= ;10-5= ;10-6= ;10-n= ;你发现用10的负整数指数幂表示0.00…01这样较小的数有什么规律吗?请说出你总结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1 (2) -0.000001(3)0.001357 (4)-0.000000034想一想:从上题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3. 归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可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a要求1≤│a│<10,n为正整数.其中n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 (2)(3) (4)(5) (6) 2、用科学记数法填空:(1)1秒是1微秒的1000000倍,则1微秒= 秒。 (2)1毫克= 千克(3)1米是1微米的1000000倍,则1微米= 米 (4)1纳米= 微米(5)1平方厘米= 平方米 (6)1毫升= 升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结果:(1)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为149000000平方公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一本200页的书厚度约为1。8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页纸的厚度约等于 。4.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0.000 04, -0. 034, 0.000 000 45, 0. 003 009
拓展延伸 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并保留2个有效数字:0.000665= ; 0.0000896=______________ 2、计算① ②
学习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3 分式方程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3.了解解分式方程解的检验方法.4.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学习重点 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2、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难点 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完成本章引言的问题,小组议一议:方程 的特征,然后概括出分式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导学 一、自学质疑(自学课本26-29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分式方程的定义.( )叫分式方程.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是( ).2、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3、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 ),基本方法是去分母( ).而正是这一步有可能使方程产生增根.二、合作探究解方程:(1) (2)通过解上面两方程(1)、(2),特别是通过检验你发现了什么?总结:(1)为什么要检验根?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 ),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 ).对于原分式方程的解来说,必须要求使方程中各分式的分母的值均( ),但变形后得到的整式方程则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所得整式方程的某个根,使原分式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也就是说使变形时所乘的整式(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它就不适合原方程,则不是原方程的解,是( )。(2)验根的方法一般的,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因此应如下检验:
达标检测 教材P29练习题。2.在下列方程中,关于的分式方程的个数有( )① ②. ③.④.⑤⑥.A.2个 B.3个 C.4个 D.5个3. 关于x的方程的根为x=1,则a应取值( )A.1 B.3 C.-1 D.-34.方程的根是( )A.=1 B.=-1 C.= D.=25. .解下列方程(1) (2)
拓展延伸 1.若方程x-3/x-2=m/2-x无解,求m的值。 2.已知x=3是方程x-1/k-2=1的解,求k的值。
学习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16.3 分式方程 课型: 新授 课时 : 第二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学会用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学习重点 学会用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学习难点 用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我们学过哪几种类型的应用题?每种类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行程问题:数字问题:工程问题:顺水逆水问题:利润问题:
任务导学 探讨1.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求乙队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归纳: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 。(2) 。(3) 。探讨2. 从2004年5月起某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归纳:行程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 。(2) 。(3) 。
达标检测 课本P31页练习1、2题配套练习基础达标题
拓展延伸 配套练习拓广探索题
学习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张湾中心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学科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课题: 第十六章 分式本章小结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 一课时
主备人: 牛继林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 2.使学生在掌握通分、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熟练掌握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4.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融汇贯通,进行一些提高训练. 5.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 6.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习重点 1、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分式四则运算.2、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学习难点 1、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去括号及符号问题. 2、分式方程的验根问题.
学习流程 预习检测 一、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二、本章相关知识。 1.分式的概念:2.分式的基本性质:3.分式的乘除法法则:4.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5.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 6.分式方程的解法:
任务导学 综合运用例1、下列各有理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是整式?例2:当 m 取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值为零?例3、计算:同步练习( A)扩大5倍 ( B)扩大15倍 ( C)不变 ( D)是原来的思考:如果把分式 中x、y都扩大5倍,则分式的值如何变化?例4:解方程
达标检测 矫正补偿 解分式方程 1、 2、工程问题例5:甲乙两队人员搬运一些电力器材上山,甲队单独完成任务比乙队单独完成任务少用50分钟,若甲、乙两队一起搬运1小时可以完成,问甲、乙两队单独搬运,各需几分钟完成?行程问题例6、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轮船从甲地逆流航行至乙地,然后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千米/时,回来时所用的时间是去时的四分之三,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实际问题例7、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拓展延伸 完善整合1、某工人师傅先后两次加工零件各1500个,当第二次加工时,他革新了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结果比第一次少用了18个小时.已知他第二次加工效率是第一次的2.5倍,求他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多少零件 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学习小结 本节课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在思想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哪些体会?
课后反思
说明:学习流程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但表格必须有。
问题1 : 美术课上需要一张边长为 cm的正方形卡纸,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问题2: 一个正方体的容器,它的棱长为 ,你 能求出它的容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