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超重与失重(教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 超重与失重(教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7 21: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高中物理
年级/册
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超重和失重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超重与失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分析超重与失重,加速度是关键。只有加速度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初始状态才能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因此,超重、失重中的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加速度的定性、定量关系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超重、失重是一种假象,它不是重力的增加或减少,而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是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大小不变。对这一点的理解学生往往困难较大,所以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难点教学方法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依照以“力”为主线,以“加速度”为突破点,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手段,以“超重和失重”为归宿的思路进行教学,最终还是落实到力与运动的关系上。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景引出对“超重与失重”的感性认识:站在台秤上的同学在升降机不同运动情况下,台秤显示的视重不同。
由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超重与失重”的现象及感觉,从而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通过情景演示超重、失重情景:强调视重,定义超重、失重。
通过实例分析: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现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揭示超重与失重的实质:不是重力发生变化,而是压力或拉力的变化。
例1以一个站在升降机里的体重计上的人为例分析:
设人的质量为m,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
受力分析:小女孩受重力和台面的支持力,有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F-G=ma,F>G
有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台秤的压力F,>G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例2以一个站在升降机里的体重计上的人为例分析:
设人的质量为m,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
受力分析:小女孩受重力和台面的支持力,有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G-F=ma,F有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台秤的压力F,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归纳总结:判断物体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依然抓住力这一主线,以加速度为突破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最终归属到超重、失重上,反映的依然是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向下加速和向上减速时,物体都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均处于失重状态;向上加速和向下减速时,物体都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均处于超重状态。
小结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为超重状态。
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为失重状态

超重还是失重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