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2.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
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3.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能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近代以后与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C.?清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D.?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在一份条约中有如下内容:“……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自壬寅年(道光22年,注:道光1年为1821年)起至乙巳年(道
光25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元”,上述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材料中的“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主要是指(???
)
A.?社会性质的改变???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学习西方近代文明逐渐深入???D.?中国社会日益落后
6.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中国军民则包围广州城外英商住处。事后,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派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与中国政府交涉”,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资本家团体也频繁发出战争叫嚣,催促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由此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B.?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C.?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
D.?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7.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8.“如果不是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可见英国政府发动这场战争更深层的意图是(???
)
A.?建立同清政府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
B.?用武力扫除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将本国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D.?变中国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段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0.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
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
B.?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
C.?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12.如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在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材料二: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盅了中国必演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
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什么?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应召进京,向皇帝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1838
年底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起,他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20多天中,共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材料二:他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之一,1887
年任致远舰管带。1894
年
9月,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难以继续战斗,他下令撞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在1839年的哪一壮举?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牺牲在哪次战役中?相关的战争是什么?
(3)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解析:A.据所学知识,题干材料中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故选项A符合题意;B.金田起义,不符合题意;C.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D.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
A
解析:A.据题干信息“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可知,在清政府综合国力的衰微的历史背景下,林则徐通过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让虎门禁烟有理有据,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故选项A符合题意;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不符合题意;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不符合题意;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
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与古代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即这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我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后在我国国内发生的变化,即是西方列强侵略带来的影响,也不属于最大的不同,A项错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是在19世纪60年代后,而近代以后与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社会性质方面的不同,B项错误;
清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是西方列强带来的影响,而近代以后与以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社会性质方面的不同,即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错误。故答案为D。
4.
A
解析:由材料“自壬寅年(道光22年,注:道光1年为1821年)起至乙巳年(道光25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元”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符合题意;BCD项条约与“二千一百万元”不符,排除。故答案为A。
5.
C
解析:A.
社会性质的改变
,不符合题意;B.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不符合题意;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即正面效应是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故选项C符合题意;D.中国社会日益落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6.
C
解析:A.
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不符合题意;B.
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不符合题意;C.依据“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可知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官员和商人都处心积虑希望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故选项C符合题意;D.
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7.
D
解析:A.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不符合题意;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符合题意;C.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不符合题意;D.根据材料“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爱国壮举都反映外来侵略,体现了同仇敌忾,抗御外辱,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
D
解析:A.
建立同清政府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
,不符合题意;B.
用武力扫除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不符合题意;C.
将本国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不符合题意;D.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据“如果不是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可见,英国政府发动这场战争更深层的意图是变中国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9.
C
解析:
依据题干“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可知,涉及的条约是《南京条约》。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C?项符合题意;
A?项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故答案为:C?。
10.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赔款2100万元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故含有③的ABC不合题意;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①②④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11.
B
解析:A项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都要求巨额赔款,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不符合题意;B项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对华的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由中国和英国协商。这破坏了海关和关税主权。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不涉及这一点,符合题意;C项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三个条约都包含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不符合题意;D项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
C
解析:依据表格数据,从1840年到1845年,英输华商品总值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出。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C。
二、材料分析题
13.
(1)1839年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解析:
(1)本题考查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斗争精神。分析材料二“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
”
可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我们的启示。开放性试题,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1839年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
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3)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14.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邓世昌。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
(3)爱国精神,抗争精神等。
解析:(1)本题考查虎门销烟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2)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牺牲。黄海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一场重要战役。
(3)本题考查爱国志士体现出的精神。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林则徐和邓世昌的身上我国可以看出他们热爱祖国、不断抗争、为国奉献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林则徐;虎门销烟。
(2)邓世昌。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
(3)爱国精神,抗争精神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鸦片战争博物馆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是鸦片战争的历史见证,馆里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课导入
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开着蒸汽船扛着枪,从中国南海北上轰开了中国大门,逼我们签下了《南京条约》......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关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等史实。
2.
根据中英两国社会的差异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并分析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通过对《南京条约》的分析概括,理解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3.
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卑劣与血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学习林则徐、关天培等人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
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
当时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封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新知讲解
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
国内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
新知讲解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
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封建儒家奴化教育下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
新知讲解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材料一:1835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英国用蒸汽机装备……,成为“海上霸王”,……到处进行殖民侵略.——人教社《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1829年,英国侵华利益集团代言人柏金汉鼓吹: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经君健《严中平文集》
1818年
1827年
1820年
1831年
英国出口中国:尼绒、布匹1687万银元,中国出口英国:仅茶叶就销售9626万银元,中英贸易英国出现入超现,英国损失惨重!!
新知讲解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799年向中国走私鸦片4000多箱(每箱重约50公斤或100公斤)到1839年猛增至40200箱.(鸦片战争前40年,英国走私运入中国的鸦片有四十多万箱)
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要打开中国这个市场
②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入超地位
原因:
罂粟,又名阿芙蓉,以其果实的汁液进行提炼,即为鸦片,又名“大烟”,具有强烈的麻醉性,是一种残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品。人们要是吸食这种毒品,很容易上瘾,慢慢中毒,不用多久,一个身体强壮、精神饱满的人,就变成形容枯槁、萎靡不振的鸦片鬼了。
新知讲解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新知讲解
对中国的影响:
在鸦片烟馆中吸鸦片的人
富家子弟在烟馆吸食鸦片
吸食鸦片的用具(烟枪、烟斗、烟灯、烟盒等)
鸦片是从罂(
yīng)粟的汁液中提炼出来的。人吸食上瘾后,变得骨瘦如柴,甚至死亡。当时,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有人惊呼:“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吸食鸦片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还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新知讲解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章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1: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léi,瘦弱)
,奄奄若病夫初起。——《梦厂杂著》
危害1: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体
材料2:据记载,鸦片战争以前,吸食鸦片者已达200多万人,吸食者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吸食地区从沿海扩展到十数省。
危害2:败坏社会风尚、影响军队战斗力
材料3:1821年-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银货流通总额的五分之一。
危害3: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对中国的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影响
新知讲解
视频: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电影片段
新知讲解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1.
背景
意义:
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但是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因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
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那么,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
不是的;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问题探究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英国.《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新知讲解
视频:鸦片战争电影片段
新知讲解
鸦片战争的爆发
1.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2.
原因
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的殖民掠夺)——根本原因
3.
经过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战争初期,英军进犯沿河北犯,攻陷浙江定海,直抵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乔治·懿律(1784-1863),鸦片战争期间英方全权代表和英军总司令,是查理·义律的堂兄。
新知讲解
鸦片战争的爆发
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
3.
经过
关天培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扩大侵略战争,是年十二月初十,虎门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军攻陷,仅剩数百名将士随其坚守要塞。他多次向两广总督请援,但均无法取得有力的援助。时任两广总督琦善仅遣兵二百进行敷衍。关天培知道难以挽回战局,遂决心以战死报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
林则徐: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乡关面如生
新知讲解
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三元里抢劫财物、强暴妇女,激起当地民众愤怒,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抵抗英军地袭击。民众手持大刀、长矛等兵器,趁著天气阴雨,诱导英军深入到潮湿的沼泽地,在英军火枪无法射击的情况下,围困英军,4名英军被村民所杀。英军束手无策,只好请求清朝广州知府出面劝解,广州民众才撤走。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外来侵略的战斗
3.
经过
鸦片战争的爆发
三元里抗英
4.
结果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清军共910,680人,伤亡22,790人英军共4,000人,军舰48艘,伤亡523人
新知讲解
视频:《南京条约》签订仪式
新知讲解
鸦片战争的结束
5.
条约内容
主要内容
影响和危害
通商
割地
赔款
议税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经过双方协议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加剧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附属条约:
(2)1844年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资料:
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但有些英国人认为,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让英国在中国更多港口和城市进行贸易活动,所以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当时若有华人到英国走私鸦片,按英国法律要处死刑。
当时的英国政府维护的是鸦片贩子的商业利益,这场战争虽然因鸦片贸易而起,但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的动机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是以掠夺为目的的非正义的殖民主义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新知讲解
6.
性质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撼了中国,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7.
危害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知讲解
8.
战败原因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
(客观原因)
清政府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历史教训。(主观原因)
鸦片战争的结束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哄。”
——林则徐
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原因)
清军火炮
英军火炮
材质
体型
工艺
炮弹及射程
杀伤力
生铁性刚,不得打磨
体重,机动性差
黑麻铁,坚实柔性
体轻,机动性强
泥模铸造
火药配比凭经验
火药根据化学方程式配比
1发16分钟;
有效射程仅千米
3发2分钟;
最远4500米
杀伤力小
杀伤力大
砂型铸造
新知讲解
一场不对称的较量
新知讲解
9.
影响
鸦片战争的结束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何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新知讲解
10.
历史教训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
1.落后就要挨打
2.中国人民具有无畏强暴,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3.我们要牢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不能盲目排外,善于接受新事物。
4、开放则繁荣,坚持对外开放
……
鸦片战争英烈表
人物
官职
牺牲时间
牺牲地点
陈连升
副将
1841.1
广州沙角大角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2
广州虎门
葛云飞
总兵
1841.10
浙江定海
郑国鸿
总兵
1841.10
浙江定海
王锡朋
总兵
1841.10
浙江定海
裕谦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10
浙江镇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6
上海吴淞
海龄(满族)
副都统
1842.7
江苏镇江
新知讲解
鸦片战争
2.根本原因:
3.直接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4.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6月-1842年8月
1.时间: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下列内容中,来自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偿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D.?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
A
A
课堂练习
3.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的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上内容属于(
)
A.?勒索大量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C.?协定关税????D.?割占香港岛
4.
鸦片战争激起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高潮。下列事件能证明此论断的是(
)
A.?戚继光抗倭????????????????????B.?雅克萨反击战????????????????????
C.?三元里抗英????????????????????D.?太平天国运动
D
C
课堂练习
5.在历史长河中,船承载着一段历史,更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840年英国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蹒跚走入近代。”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上述材料对于我们扬帆复兴之船有何启示?
船只数量多,载重量大,随航人员多,船上配备航海图、罗盘针,满载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首航时间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1)列举一则史实,佐证“这些中国船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的。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坚持和平交往,反对侵略;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海洋强国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