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讲解及练习(学生版+教师版)(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讲解及练习(学生版+教师版)(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20:26:55

文档简介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知识集结
知识元
中和反应
知识讲解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
2、易错点: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的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者恰好完全反应,常常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农业上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常用熟石灰来进行改善,注意不用NaOH,因为NaOH碱性太强。
例题精讲
中和反应
例1.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的反应,但不能是酸和盐、碱和盐的反应,故说法错误;
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得到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因此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但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的反应,因此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故说法正确;
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Zn+CuSO4═ZnSO4+Cu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A、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盐和酸,生成物是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C、CO2+2NaOH═Na2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碱和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Zn+CuSO4═Zn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例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Fe(OH)3+3HCl=FeCl3+3H2O
B.CO2+Ca(OH)2=CaCO3↓+H2O
C.CuO+2HCl=CuCl2+H2O
D.2NaOH+CuSO4=Na2SO4+Cu(OH)2↓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A、氢氧化铁是碱,盐酸是酸,两者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符合定义,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氢氧化钙是碱,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不符合定义,故B错误;
C、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碱,盐酸是酸,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不符合定义,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该反应不符合中和反应的定义,故D错误.
例4.下列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时,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石灰水和盐酸
B.硝酸银和盐酸
C.纯碱和硫酸
D.氯化钙和碳酸钠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A、石灰水为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碱,盐酸为酸,二者混合属于酸与碱的反应,故属于中和反应;
B、硝酸银属于盐,该反应为盐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C、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该反应为盐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氯化钙和碳酸钠都属于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例5.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NaOH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D.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可以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此项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不能说明二者发生反应,因为任何两种溶液混合后质量都增大,故此项正确;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溶液的酸碱度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明发生了反应,此项错误;
D、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可以说明发生了反应,此项错误.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知识讲解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显中性;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2、PH值得测试方法是:撕一条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得出溶液的pH(注意:用pH试纸测出的pH一般记整数,为粗略读数)。
3、易错点:
(1)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因为PH试纸蘸过蒸馏水之后,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就会被稀释,所测得的PH不准确。
(3)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读数为整数,测不出带有小数点的数值。
(4)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
??
酸碱性指的是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如石蕊和酚酞。
??
酸碱度指溶液酸碱的程度,指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酸碱度是定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的一种方法。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
(5)溶液的稀释溶液PH的关系。
??
酸碱溶液PH<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
碱性溶液PH>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碱性减弱,溶液的PH会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
例题精讲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例1.下列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各物质的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pH为3.5~4.5
B.牛奶pH为6.3~6.6
C.番茄pH为4.0~4.4
D.鸡蛋pH为7.6~8.0
E.乳汁pH为6.6~7.6
F.唾液pH为6.6~7.1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当溶液的pH<7时,显酸性,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观察选项葡萄的pH最下,酸性最强.
例2.常温时一定量的酸溶液不断加水稀释,pH的变化是(  )
A.溶液的pH变小
B.从小于7到大于7
C.溶液的pH变大
D.从大于7到小于7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加水稀释后,溶液的酸性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减弱,溶液逐渐接近中性,但溶液始终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无限接近7但不可能等于7.
例3.图中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  )
A.??
?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胃液pH小于7,喝大量的水后,胃液中的胃酸会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不可能大于7(即变成了碱性),只能越来越接近于7.
例4.将氢氧化钙的溶液加水稀释,加入水的质量(横轴)跟溶液pH变化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D.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显碱性的溶液加水稀释时不可能成为酸性溶液.不正确.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不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不正确.
D、符合向氢氧化钙加水稀释的现象.
例5.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溶液
指示剂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
?
?
?
?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A指示剂在pH小于6.2时显黄色,则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黄色,则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分别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蓝色、绿色,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最后溶液不一定显绿色,也可能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的方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根据图象,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故对;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pH=7,故对;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盐酸还有剩余,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HCl、NaCl,故错误;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正确.
练习2.呈碱性的生活用品是(  )
A.?pH=1.2?
??B.?pH=5.7?
?
C.pH=6.5?
?
?
?D.pH=12.5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洁厕灵的pH为1.2,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该物质pH为5.7,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纯牛奶的pH为6.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雕牌洗洁精的pH为12.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练习3.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反应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反应前后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示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练习4.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溶液的滴入量一般为1﹣2mL
B.溶液中所有物质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C.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A.使用酚酞的量一般为2~3滴,故A错误;
B.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易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B错误;
C.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溶液显示无色,可能呈中性,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故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溶液显示无色,可能呈酸性,即可能有氯化氢,故D正确.
练习5.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2O
C.NaOH
D.CaCO3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A.镁为活泼金属可以消耗盐酸,而使溶液的pH值增大,但是溶液的pH值不会大于7,故A错误;
B.水为中性物质,可以减低稀盐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故B错误;
C.氢氧化钠为碱,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为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则溶液呈碱性,而使pH值大于7,故C正确;
D.碳酸钙可以消耗盐酸,而使溶液的pH值增大,但是不能大于7,故D错误.
填空题
练习1.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
 .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
?
【答案】
(1)碱溶液(如NaOH).
(2)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3)不能;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无色.
【解析】
题干解析:(1)根据颜色的变化,“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碱溶液(如NaOH),无色的“水”是酸溶液和酚酞试液混合而成.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NaOH+HCl═NaCl+H2O(答案不唯一).
(3)最终溶液为无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因为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无色,也就是说,如果溶液呈酸性,最后也是无色的.
?
练习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
 7(填“>“、“<“或“=”).
【答案】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解析】
题干解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当加入熟石灰mg时,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故填:CaCl2和HCl.由Ca(OH)2+2HCl=CaCl2+2H2O;??
NaOH+HCl═NaCl+H2O
可知,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74:7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80:73.加入ng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加入ng氢氧化钠不能把盐酸反应完,即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故填:<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知识集结
知识元
中和反应
知识讲解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
2、易错点: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的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者恰好完全反应,常常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农业上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常用熟石灰来进行改善,注意不用NaOH,因为NaOH碱性太强。
例题精讲
中和反应
例1.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
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Zn+CuSO4═ZnSO4+Cu
例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Fe(OH)3+3HCl=FeCl3+3H2O
B.CO2+Ca(OH)2=CaCO3↓+H2O
C.CuO+2HCl=CuCl2+H2O
D.2NaOH+CuSO4=Na2SO4+Cu(OH)2↓
例4.下列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时,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石灰水和盐酸
B.硝酸银和盐酸
C.纯碱和硫酸
D.氯化钙和碳酸钠
例5.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NaOH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D.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知识讲解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显中性;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2、PH值得测试方法是:撕一条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可得出溶液的pH(注意:用pH试纸测出的pH一般记整数,为粗略读数)。
3、易错点:
(1)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因为PH试纸蘸过蒸馏水之后,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就会被稀释,所测得的PH不准确。
(3)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读数为整数,测不出带有小数点的数值。
(4)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
??
酸碱性指的是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别,如石蕊和酚酞。
??
酸碱度指溶液酸碱的程度,指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酸碱度是定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的一种方法。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
(5)溶液的稀释溶液PH的关系。
??
酸碱溶液PH<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
碱性溶液PH>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碱性减弱,溶液的PH会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
?
例题精讲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例1.下列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各物质的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pH为3.5~4.5
B.牛奶pH为6.3~6.6
C.番茄pH为4.0~4.4
D.鸡蛋pH为7.6~8.0
E.乳汁pH为6.6~7.6
F.唾液pH为6.6~7.1
例2.常温时一定量的酸溶液不断加水稀释,pH的变化是(  )
A.溶液的pH变小
B.从小于7到大于7
C.溶液的pH变大
D.从大于7到小于7
例3.图中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  )
A.??
?
B.?
?C.?
?D.?
A.A
B.B
C.C
D.D
例4.将氢氧化钙的溶液加水稀释,加入水的质量(横轴)跟溶液pH变化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D.
A.?A
B.B
C.C
D.D
例5.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溶液
指示剂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
?
?
?
?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的方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练习2.呈碱性的生活用品是(  )
A.?pH=1.2?
??B.?pH=5.7?
?
C.pH=6.5?
?
?
?D.pH=12.5
?
A.A
B.B
C.C
D.D
练习3.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练习4.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溶液的滴入量一般为1﹣2mL
B.溶液中所有物质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C.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练习5.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2O
C.NaOH
D.CaCO3
填空题
练习1.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
 .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
?
练习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
 7(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