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6-13 13: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P82例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师: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不变形的特点。
生3: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的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师:同学们真棒!知道了三角形的这些知识。你们知道德国数学家高斯吗?
生齐说:知道。他从小就爱动脑筋,10岁就会用简便方法计算1+2+……+99+100=50×101=5050,从而“神童”的美名不胫而走。
师:好极了!你们有信心超越他吗?
生齐说:有!
师:拿出你们准备的3组小棒摆一摆,谁先摆成三角形谁就胜。开始吧!(提示,三条线段首尾一定要相连)
生1、2、3:我们围成了,一脸成功的喜悦。
生4、5、6:一脸沮丧。
师:生1、2、3你们去帮帮忙。
生1、2、3:我们怎么摆也围不成。
师:看来你们打了个平手呀!输的同学不是方法不对,只是材料有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三角形三边之间肯定有什么关系,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分组合作,发现规律。
师:打开课本P82例3,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一看就知道走中间这一条最近。
师:哦,你凭眼力看的呀,数学下结论是要有足够的依据的,不能凭想像和直觉的。
生2:是走中间这条最近,因为两点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生3:我用尺子量长度:①小明家到学校长5.5厘米;②小明从家到邮局3厘米,再从邮局到学校3.5厘米。
3厘米+3.5厘米=6.5厘米>5.5厘米
③小明从家到商店2厘米,再从商店到学校4厘米
2厘米+4厘米=6厘米>5.5厘米
所以小明从家直接到学校走中间是最近的。
生4:课本上是通过缩小了画出来的可以量,实际的怎么量?
生5:我发现 家——邮局——学校 构成了三角形。
生6:我也发现 家——商店——学校 也构成了三角形。
生7:我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1:同意。
生2:很难说。
生3:别争了,我们再来做实验。
师:那好吧。结论是需要验证的。(学生分组,老师巡视,将摆成三角形的写在左边,摆不成三角形的写在右边。)
生1:我们研究摆成的这一组发现。
6+7>8 6+8>7 7+8>6
生2:也就是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生3: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4:也就是随便取两边相加的和一定大于剩下的第三边。
生5:哦,我明白了:前面说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不准确了,一定要是任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就行。
生6:我知道了(4、5、9)摆不成的原因了,因为4+5=9,所以摆不成三角形。
生7:我也知道了(3、6、10)摆不成的原因了,因为3+6<10,所以摆不成三角形。
生8: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就肯定围不成三角形。
师:那么能围成三角形的一定要写三个不等式吗?
生1:肯定是的。
生2:可以写三个,但不一定要写3个。
生3:只要把较短的两条边相加的和与第三边比较就可以了。最长的一条边与任意一条短边相加肯定大于剩下的第三边了。
师:同学们说的太精彩了!数学很严谨,结论是需要反复验证的,你们任意画几个三角形,再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怎么样?(片刻学生个个满脸胜利的喜悦)
师;把你们发现的规律大声说出来。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打开P82,齐读2遍。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大屏幕中第一题,抢答:哪几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哪几组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很快就准确地判断出来了)
师:请看第二题:找朋友:下列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好朋友。(单位:厘米)
2、4、5、8、10
生1: 2、4、5是好朋友。
生2: 4、5、8也是好朋友。
生3: 5、8 10是好朋友。
生4: 4、8、10是好朋友。
师:你们太会处理它们的关系了。
师:请看第三题:这里有2根分别长, 3cm、 6cm的小棒,猜猜看,能与它们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应多长?
生1:小于9厘米的都可以。
生2:不对,还要大于3厘米。
生3:可以是4cm、5cm、6cm、7cm或8cm。
生4:你们说的都是整数,可以是小数的话说不完了。
师:老师佩服你们!
师:请看大屏幕第四题:这位老奶奶为什么不走大道,而想往草地里走呢?你们看见了怎么办?
生1:因为奶奶想抄近路。
生2:我看见了就劝奶奶不要踩坏了花草。要保护环境。
师:你们还可以用数学知识讲道理。做环保小卫士,了不起!
师:再看第五题:这位小朋友在交通路口想抄近路走,你看见了怎么办?
生1:我告诉他,不要抄近路,要走斑马线。
生2: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
师:请看第六题:单位:厘米,下列三组线段,摆一摆、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3、3) (4、4、6) (3、4、5)
生1:这太简单了,这三组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生2:我喜欢(3、3、3)这组,因为摆出的三角形三边长度相等。
生3:我喜欢(4、4、6)这组,因为摆出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生4:我喜欢(3、4、5)这组,因为我拼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太好了,你们的审美观点各不相同,都说的有道理,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它们的形状。给它们起名字。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些什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我们用观察、比较、猜想、实验、验证的方法发现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们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爱护环境;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习。
师:你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老师为你们骄傲!
最后让你们欣赏一下:大屏幕显示 勾股定理的有关知识。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