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 少数民族民歌 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 少数民族民歌 教案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27 22: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民歌
学校:
教师:
教学目标:
一、
能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题材、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音乐魅力。
二、
能简述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汉族民歌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三、
能在欣赏和体验的基础上,增进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教学重点:
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地域的汉族民歌的音乐魅力,并能根据其特点准确区分号子、山歌、小调。
教学难点
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在上课前我们先欣赏几首优秀的音乐作品!
A
提:
同学们这些作品是不是都很熟悉?
答:

阿宝《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阎维文《乌苏里船歌》,宋祖英《龙船调》
提:
那么同学们知道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吗?是流行还是民歌?
答:

A
它们都属于我们中国的民歌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歌吗?
A
首先我们看一下民歌的定义:民歌就是民间口头传唱的歌曲,他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A
民歌可以分为几大类,我们中国的民歌根据其内容,
作用,风格,特点,场合以及演唱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小调,山歌,号子三大类。今天我们就对这三大类进行简单的了解和辨别!
A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流行于城镇集市,历代流传,艺术上经过较多加工的民间歌舞小曲。可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类
小调分布比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山东《沂蒙山小调》《包楞调》,河北《小白菜》;湖南《洗菜心》,江苏《绣荷包》等具有代表性。还有同学们在襁褓里妈妈经常哼唱的摇篮曲等等。
A
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最具有代表性,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大家在欣赏的时候要体会这首小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A
提:
欣赏完这首小调,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小调的音乐特点
答:

这位同学回答

旋律优美
提:
那节奏呢?
答:
这位同学回答

节奏规整
A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感情细腻、委婉
演唱形式
多种形式
独唱居多

A
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唱茉莉花
感受一下小调的特色美
A
听完了小调,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山歌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
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山歌南北叫法不一样,如云贵山歌,四川山歌,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内蒙古的爬山调,苗族的飞歌都属于山歌。
我们来欣赏一首山歌,听听山歌有什么音乐特点?
A
提:
听完山歌首先旋律是什么样?
答:
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旋律高亢嘹亮
提:
节奏呢?
答:
这位同学回答的也非常正确
节奏自由
A
旋律高亢嘹亮、质朴悠扬,节奏自由。即兴抒情、歌头歌尾带有吆喝性的唱腔。
它的演唱形式
独唱、对唱居多
A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号子!号子:劳动人民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江苏高邮的秧歌号子、三峡的纤夫号子、川渝地区的川江号子
A
下面我们聆听一首四川的《川江船夫号子》,听听号子有什么音乐特点?
提:
听完号子有没有发现它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是非常温柔的还是粗犷有力?
答: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

粗犷有力
提:
节奏感呢?是强还是弱?
答:

节奏感强
A
节奏感强
相对固定
音调粗犷有力
它的演唱形式
一领众合
A
今天同学们对小调,山歌,号子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总结对比:
体裁
音乐特点
演唱形式
小调
旋律优美
节奏规整
独唱居多
山歌
高亢嘹亮
节奏自由
独唱、对唱居多
号子
粗犷有力
节奏感强
一领众和
总结完之后听老师哼唱几首民歌,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它们属于什么体裁?
欣赏几首民歌说出分别属于哪种体裁
鸿雁
山歌
众人划桨开大船
号子
小河淌水
小调
A
我国地域广袤,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了这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同地区的中国民歌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浓郁的地方色彩(特色)。
我们作为炎黄的子孙,还要了解更多的民歌,并继续把它传唱下去,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国民歌也会更加蓬勃的发展下去。
教学反思:
青少年是流行音乐的最主要接受群体,他们伴随着流行音乐的节奏而成长。流行歌曲在创作上本身就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因此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更容易为青少年所认可、所接受,也更容易对其情感的变化产生心理上的影响。而做为我国民间艺术瑰宝之一的民歌却被学生视为“土得掉渣”,无人问津。面对如此状况,该如何在他们身上注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让他们渐渐走近民歌并感到民歌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民歌的鉴赏能力呢?无疑,这给音乐教师出了一道难题,教科书上没有将流行音乐进行引入,且学校视流行歌曲为“毒蛇猛兽”。学生又偏好流行音乐,该如何是好?其实,流行音乐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坦白说,现代流行音乐中有不少精品之作,好的流行歌曲同样具有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本质的作用。也确实有许多的歌曲深入人心,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与其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己去欣赏,我们不妨结合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流行音乐适量的加入到教学中去,这样音乐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加以正确引导,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