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二、自主预习
1.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 一书。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2.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3.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 和 。
4.战国末期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儒 家
墨 家
法 家
道 家
四、随堂演练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人属于哪一思想血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3.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4.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5.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
6.材料分析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道家 《道德经》 儒家 《论语》 2.诸子百家 3.孟子 荀子 4. 韩非
三、合作探究
1.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儒 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荀子》 实行“礼治”
墨 家 墨翟(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
法 家 韩非(韩非子) 《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道 家 庄周(庄子)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四、随堂演练
1.B 2.A 3.A 4.A 5.D
6.(1)“仁”。
(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百家争鸣》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原创)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墨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非攻”的是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2.(2015·江苏连云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
A.礼治思想 B.法治思想 C.仁政思想 D.教育思想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D
解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孔子在教学中总结出的教育思想,是学生应该持有的正确的学习态度。
3.(2016·湖北黄石)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儒家的思想观点。
答案A
解析: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思想以仁为核心,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发展为“仁政”,“中正仁和”意思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这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选A。
4.(2015·山东泰安)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春秋无义战”
C.庄子──“无为而治” D.荀子──“礼治”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B项搭配是错误的。
5.(2015·贵州黔东南)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韩非的思想主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韩非主张“以法治国”。
6.(2015·四川眉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主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A项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B项温故知新是学习方法,D项仁者爱人是政治思想。“有教无类”即是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对今天提倡的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
7.(2015·四川宜宾)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政治主张,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
8.(2015·广西桂林)“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墨子的思想观点。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墨子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故B项符合题意。
9.(2016·山东泰安)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创办私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所以ABD不符合题意。
10.(2015·山东菏泽)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教材,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根据题意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B。
二、材料题
11.(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材料体现了谁的道德观念?他有哪些思想主张?
(2)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3)他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案:
(1)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2)儒家。孔子、荀子。
(3)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等。
12.(原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
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了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两则材料分别体现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墨子的思想在当今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
(3)儒家学说历史悠久,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以及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问熟悉教材内容即可作答,(3)(4)问要联系现实,结合今天的实际情况作答,观点要正确。
答案:
(1)孔子“仁”的思想,墨子提出“非攻”。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3)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题意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的 ;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的 。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思辨色彩”?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法治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此思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材料三的横线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4)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
解析:本题从三则材料入手,考查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1)问中“思辨色彩”指辩证法思想,著作考查基础知识。(2)(3)(4)问只要熟悉教材内容可轻松作答。
答案: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道德经》
(2)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兼爱、非攻
(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
14.(原创)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是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2)作为一位大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他的思想被整理成哪部著作?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及其成就等相关知识点,只要熟悉教材内容可轻松作答。
答案:
(1)儒家。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2)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3)《论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导入新课
公元前
2070年
夏朝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商朝
西周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221年
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
政治上:
诸侯争霸
经济上:
土地私有化
思想上:
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
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这些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千姿纷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1. 知道老子、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2. 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3.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4.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目标
时代背景1
生产力的提高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史记》
——社会大动荡
——社会大变革
旧有制度逐步消亡
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战国时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
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社会大发展
——士的崛起
不同阶层间掌握文化知识的人
假设你是当时的周王室\诸侯\卿大夫,
想想这些急剧的变化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时代背景2
目标导学一 :老 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3
思想观点
政治主张
著作及地位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创始人
2
1
1
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
3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清净状态,人们满足于质朴的风俗和生活。
(一)老子的思想、政治主张、著作:
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一)老子简介
(二)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时期、国家——
姓名——
人物地位——
姓李名耳
春秋后期楚国人
无为而治
1.思想——
2.政治——
(一)老子的思想、政治主张、著作:
思想主张: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
政治主张: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主要成就:
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难——
长——
高——
强——
前——
生——
易
短
矮
弱
后
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老子“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其余垒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的不断积累可以引发事物质的变化
出生
明志
教学
从政
周游
修订
逝世
前551
前479
(73岁)
15岁
37—50岁
51岁
55—68岁
68岁
(一)孔子档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悲苦的少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目标导学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二)核心思想
仁
何为“仁”?
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仁:爱心,同理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
(二)政治主张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使人民信服,社会才会稳定。
为政以德
(三)政治主张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史记》
以礼治国,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
齐景公问政。孔子说:“君象君、臣象臣、父象父、子象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通过孔子的论述,你认为孔子推崇何种制度?
西周的礼制,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
在春秋争霸的背景下,你觉得孔子的政治理想能实现吗?
材料研读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三)教育理念
"学在官府"
变为"学在民间"
观察图片,说明春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
垄断教育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阅读课文,总结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理念?
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贵族子弟:蒙德子 司马牛
穷苦子弟:子路 颜回
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态度
文
化
成
就
整理古籍
编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
言
论
记
录
《论语》
(四)文化成就
(五)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故居
孔子讲学图
2015年底,全球有500所孔子学院,遍布120个国家,欧洲美洲亚洲居多。
美国
韩国
澳大利亚
北欧
目标导学三:百家争鸣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指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学派。
百家争鸣
孟子
墨子
庄子
韩非
荀子
老子
孔子
老子
孔子和儒家学说
百家争鸣
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孙膑
(一)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庄子
韩非
(一)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按自然规律办事
荀子
孟子
《荀子》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兵家
孙武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孙子兵法》
难点解析
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
墨子像
尊为“科圣”
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
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
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
亚圣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体现了坚守信念,
矢志不渝的精神。
荀子
孟子主张不过分
捕捞鱼鳖、要
按时令进山伐树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⑤孟子
孟子
韩非
提倡法治
孙武
军事思想
墨子
兼爱非攻
孔子
教育思想
【跨越时空】
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
仁政
《仁政治国》主持人:______ 理由__________
《法治时空》主持人:______ 理由__________
《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_ 理由__________
《爱心世界》主持人:______ 理由__________
《教育论坛》主持人:______ 理由__________
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春秋战国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这表明思想观念的产生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孔孟荀
老庄
墨子
韩非商鞅
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文化传承——智慧启迪
以德治国,公平公正
儒家的仁政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法治思想——
墨家的兼爱非攻——
道家的顺应自然——
全民教育,因材施教等
以法治国,服务人民
博爱平等,反对战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传承“百家争鸣”的哪些精神?
态度: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精神:敢于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探索创新、勇于变革实践。
文化传承——智慧启迪
假如从儒、法、道三家代表人物中选一个人做为你们班的班主任,你会选谁?谈谈他会怎样管理班级。
道家自我觉悟
儒家思想教育
法家严格惩罚
感悟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主 要 思 想 地 位 或 影 响
儒家 孔子 仁、礼、德治、教育 创始人
孟子 仁政、义利观、性善论 亚 圣
荀子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 集大成者
道家 老子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家 韩非子 法、术、势相结合; 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国后不受人们重视了
兵家 孙膑 战争规律;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课堂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民族的根,传统是民族的本。”而今天的现实中,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经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让我们重新拿起《论语》《老子》……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寻找祖先的思想智慧,去找回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去构建美好的和谐社会。
随堂训练
1.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C
2. 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 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A
相传老子晚年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是我柔软的舌头还在。”
你能用一个成语说明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吗?
成语“以柔克刚”,体会老子朴素的辩证法;同时说明老子“无为”的思想,要人们与世无争,“无为”的思想不够积极,有消极的一面。
3.材料研读
4.孔子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不能实现,但是对于今天我们的国家是有借鉴意义的。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仁”是人们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礼”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接着出示图片展示现实生活中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事例。
5.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战争不断,引发社会变革。到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谢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即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道老子、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2. 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3.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4.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带你一睹百家争鸣的风采”
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这些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千姿纷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讲授新课
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社会大动荡
旧有制度逐步消亡,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社会大变革
战国时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社会大发展
士为知己者死——士的崛起
过渡语:在这种动荡、变革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士阶层作为职业政治团队粉墨登场。第一位占据舞台中心的重要人物,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目标导学一 :老 子
1.图片展示介绍老子的生平与相关活动
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展示老子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教师总结:
提示:(1)思想主张: 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学说代表:《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3.提问:你知道老子还有哪些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大道无形,道在口中。老子求学于商容,有一次商容生病的时候,老子去探望顺便求教。商容静默良久,见老子确实有心求学,便问他:“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 老子回答说:“先有舌头,因为人一出生就有舌头了,牙齿是后来长出来的。”这时候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又问:“舌头呢?”老子说:“还在。”商容说:“你知道为什么牙齿晚生而早落吗?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呢?因为它柔软。这个道理不仅对牙齿如此,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这就是老子常对弟子们说的“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
目标导学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生平简介,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了解孔子个人生活历程。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2.孔子的思想、政治主张
(1)教师通过展示图文资料,让学生体验其主张。
(2)教师引导总结: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3.孔子的教育和文化成就
(1)教师提问:孔子在教育上有何成就?
(2)提示:一是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二是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
4.孔子在文化上的成就
5.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图片和视频
目标导学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含义
“百家”指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学派。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2.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知识拓展】
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
提示:(1)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
(2)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
【活动设计】 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活动
3.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5.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传承“百家争鸣”的哪些精神?
态度: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精神:敢于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探索创新、勇于变革实践。
6.假如从儒、法、道三家代表人物中选一个人做为你们班的班主任,你会选谁?谈谈他会怎样管理班级。
儒家思想教育;法家严格惩罚;道家自我觉悟。
三、课堂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民族的根,传统是民族的本。”而今天的现实中,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经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让我们重新拿起《论语》《老子》……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寻找祖先的思想智慧,去找回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去构建美好的和谐社会。
四、随堂练习
1.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C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2. 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 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A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材料研读
相传老子晚年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是我柔软的舌头还在。”
你能用一个成语说明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吗?
成语“以柔克刚”,体会老子朴素的辩证法;同时说明老子“无为”的思想,要人们与世无争,“无为”的思想不够积极,有消极的一面。
4.孔子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不能实现,但是对于今天我们的国家是有借鉴意义的。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仁”是人们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礼”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接着出示图片展示现实生活中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事例。
5.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战争不断,引发社会变革。到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