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细胞
A卷
基础夯实—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1单元测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动植物的细胞不完全相同
B.构成动植物的细胞完全不相同
C.人和细菌的细胞也存在着相似性
D.不同细胞的相似性主要是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一个细胞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D.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3.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英国科学家虎克通过显微镜观察,命名了细胞,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C.荷兰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多种不同的活细胞
D.德国的魏尔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植物叶的临时切片时,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的操作是(
)
A.
调节反光镜
B.
调节光圈
C.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调节粗准焦螺旋
5.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6.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气孔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
①~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
7.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凹面镜和调大通光孔
②换高倍镜后,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仍为顺时针流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
)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10.自然界中存在千千万万的生物,组成这些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些许差别。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存在遗传物质
B.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颤蓝细菌和衣藻细胞均具有细胞壁
D.蓝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1.如图分别表示形态、功能都不相同的两种细胞,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其统一性表现在(??
)
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D.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拟核
12.下图是低倍镜下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图,已知测微尺处在目镜的隔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可使图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换高倍镜后应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换高倍镜后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
D.换高倍镜后图示保卫细胞所占的格数增加
1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二字,看到的情形是(??)
A.
B.
C.
D.
1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
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等
②
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
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
②???????
D.①
②
③
15.变形虫、衣藻、蓝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内容和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的发现否定了细胞学说的合理性
D.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7.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摄食、运动、分裂、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也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8.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看到的像为倒像,如果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下观察到的为字母“p”
B.如果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C.换上高倍物镜后,可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观察颜色较浅的材料时,视野应该调暗,以便观察
19.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
)
A.
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B.
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平面镜和大光圈
C.
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若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D.
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20.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三、非选择题:共2题,共30分。
21.请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几种细胞:
①水绵细胞???②蚕豆叶表皮细胞???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④大肠杆菌???⑤酵母菌
根据你对显微镜使用和观察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__________,以防止镜头触及装片。
2.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用__________观察,待观察清晰后,将观察物移到__________。千万注意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将__________升高。
3.在使用低倍镜调焦时,在镜筒上升或下降时要使用__________准焦螺旋;换上高倍物镜后调整视野清晰度时要使用__________准焦螺旋。
4.通过观察发现:看到不同种类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等特点不相同的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这反映了细胞的__________性。在高倍镜下,看不到细胞中核糖体和DNA,也很难看到紧贴细胞壁的细胞膜。
22.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显微镜的?
?
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
(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图3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填字母)。
②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应将标本向?
?
移动,换高倍镜观察,发现视野模糊,应调节?
?
使视野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构成动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并非完全不相同,A正确,B错误;和细菌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存在相似性,C正确;不同细胞的相似性在于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D正确。
2.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A、D正确;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但多细胞生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B错误;“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属于细胞学说的观点,C正确。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反光镜和光圈是用来调节视野的明暗的,使物像变清晰调节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但在高倍显微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C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一行细胞表示长度,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是原来的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32÷4=8个,D正确。
6.答案:B
解析:分析图可知,2图气孔是1图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即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标本染色较浅时,应该调暗视野,即观察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而通光孔大小是固定不变的,①错误;换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错误;在换用高倍物镜时,应直接转动转换器,不能升高镜筒,③错误;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的,④正确。故选C。
8.答案:D
9.答案:A
解析: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出现视野亮度变暗,相应的看到的细胞变大,细胞的数目变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综上所述,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越暗,越大,越少.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正确;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颤蓝细菌是蓝细菌的一种,衣藻属于低等植物,二者均具有细胞壁,C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
11.答案:A
解析:衣藻是低等植物细胞,变形虫是动物细胞,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故A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2.答案:D
13.答案:B
解析:显微镜下呈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选B。
14.答案:C
解析: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①正确;
②真核细胞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②正确;
③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③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衣藻属于单细胞绿藻,它们都属于真核生物,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储存遗传物质(DNA)的场所,C符合题意。
16.答案:ABD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A、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说明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因此病毒的发现没有否定细胞学说的合理性,C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D正确。
17.答案:ABC
18.答案:BD
解析: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因此字母“b”在显微镜的视野下观察到的是“q”,A错误;如果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B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像清晰,C错误;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需要薄且透明,需要观察的材料颜色浅时,视野需要调暗些,D正确。
19.答案:AC
20.答案:ABC
解析:乳酸菌具有细胞层次,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B错误;衣藻和金鱼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可体现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21.答案:1.物镜;
2.低倍镜;
视野中央;
镜筒;
3.粗;
细;
4.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遗传物质);
统一
解析: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2.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待观察清晰后,将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将镜筒升高。
3.低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即镜筒下降和上升时要使用粗准焦螺旋,换上高倍物镜后要使用细准焦螺旋。
4.细胞的形态、大小等不同说明细胞具有多样性,但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22.答案:(1)物;
甲;
(2)b、c、A;
d;
(3)右上方;
细准焦螺旋第1章
认识细胞
B卷
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1单元测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细胞学说的建立主要是从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观察到细胞核和其他细胞结构。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细胞学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的技术是光学显微镜
B.施莱登和施旺根据观察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得出的“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不可信
C.生物学的发展依赖基础科学和观察手段的进步
D.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相结合
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5.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
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b字母
6.小明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他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会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7.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显微镜的镜头,⑤⑥表示在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有40倍、100倍两种
B.组合①②③④中的镜头,最多可使物像放大1000倍
C.若图⑤是将细胞放大了100倍,则图⑥是将细胞放大了400倍
D.观察到图⑤所示细胞示意图后,直接换为高倍物镜即可观察到图⑥所示细胞示意图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的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B.
假如用10×物镜与10×目镜观察标本,则看到图像的面积应该是实物的100倍
C.
在低倍镜(10×物镜与10×目镜)下观察位于视野中一行16个细胞,在换高倍镜(40×物镜与10×目镜)后在视野中只能看到4个细胞
D.
若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9.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图中放大倍数从大到小为④①②③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
D.若视野中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10.如图表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饼形的细胞Ⅰ必须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
B.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Ⅰ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C.转动转换器,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Ⅱ时视野可能变亮
D.为放大观察细胞Ⅱ的形态结构,需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
11.下列关于“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人血涂片,可看到呈圆饼形的红细胞占少数
B.观察蚕豆叶下表皮装片,可看到细胞中均不含叶绿体
C.观察狗骨骼肌细胞装片,可看到呈长柱形的多核细胞
D.观察高等植物叶肉细胞装片,可看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
12.下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将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选用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1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比c放大倍数低
B.a视野下观察的细胞数目比d条件下多
C.由d到b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D.a条件下通常使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14.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建立意义的是(
)
A.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B.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C.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D.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差异性
15.下列有关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染色质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C.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不同生物细胞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它的建立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推动了生物学的问世
B.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7.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乙肝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增殖
B.所有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C.青蛙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草履虫的新陈代谢、繁殖等都在细胞参与下完成
1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物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c条件相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
.与d条件相比,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19.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将装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20.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的物镜(10×、40×)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2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b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b条件下小
B.若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则a条件下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C.由b条件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若b条件下视野中充满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则a条件下视野中大约可观察到16个细胞
三、非选择题:共2题,共30分。
21.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问题:
(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操作方法是: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先用___________找到要观察的细胞→将其移至___________→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使视野清晰→观察细胞。
(2)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填字母)。
A.长度或宽度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400倍
C.体积放大400倍
(3)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亮度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
(4)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心明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⑤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
40×和
10×,目镜①标
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________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
?
?
?
?
??倍。
(2)在目镜为
10×、物镜为
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
10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____________个,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_________________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_________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
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人是多细胞高等生物,其每个细胞不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是由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答案:C
解析: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A正确;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B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涉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3.答案:B
解析:施莱登和施旺通过观察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得出的“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是可信的,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B不正确。
4.答案:C
解析:当标本颜色较深时,可调亮视野,这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正确;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因此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应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C错误;
高倍镜是将低倍镜视野下的中央细胞进行放大,因此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D正确。
5.答案:B
解析: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A错误;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
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的细胞数为8×(10×10÷40÷10)=2个,B正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实物在视野的右下方,所以,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错误;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D错误。
6.答案:A
解析: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时,由于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甲比乙亮,A正确;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所以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一定能观察到,B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若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7.答案:D
解析:图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有40倍、100倍两种,A正确;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将目镜与物镜组合,②④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为1000倍,B正确;图⑤中共有呈一行的8个细胞,图⑥中共有呈一行的2个细胞,所以若图⑤是将细胞放大了100倍,则图⑥是将细胞放大了400倍,C正确;观察到图⑤所示细胞示意图后,因要观察的目标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所以应先将装片向左移动,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物镜才可能看到图⑥所示细胞示意图,D错误。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换高倍物镜前不能升高镜筒,转动转换器即可,A错误;题中所给出的四个视野中,根据细胞数目多少和大小判断,放大倍数从大到小依次为③②①④,③的放大倍数最大,④的放大倍数最小,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镜头与标本距离越远,故最远的应该是④,“光圈最大”说明显微镜下的视野最暗,物镜镜头离标本最近,应该是③,B错误,C正确;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装片上的物体厚度不均匀,D错误。
10.答案:D
解析:人血涂片中圆饼形的细胞Ⅰ为红细胞,不需要染色就可观察到,A错误;人的红细胞不含细胞壁,B错误;换成高倍镜以后,视野会变暗,C错误;细胞Ⅱ位于视野的右下方,换成高倍镜观察前,需要先将细胞Ⅱ移至视野中央,因此应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D正确。
11.答案:C
解析:红细胞呈圆饼形,人血涂片中红细胞占多数,A错误;蚕豆叶下表皮装片中,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而少数的保卫细胞含叶绿体,B错误;狗骨骼肌细胞呈长柱形,一个骨骼肌细胞可以含有多个细胞核,C正确;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不含中心体,D错误。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错误、C正确;DNA的多样性决定不同生物细胞具有多样件,D错误。
16.答案:ACD
解析:细胞学说从思想观念上打破了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横亘已久的壁垒,也促使积累已久的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这些学科的融通和统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A正确;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不是分子水平,B错误;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说明了动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C正确;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正确。
17.答案:ACD
解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A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青蛙是多细胞动物,依赖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C正确;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各项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参与下完成,D正确。故选ACD。
18.答案:ABD
解析:图中a、b、c、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其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物镜a的放大倍数最大,物镜d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b的放大倍数比物镜c的放大倍数大,故与c条件相比,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A错误;物镜a的放大倍数比物镜d大,前者的视野较暗,B错误;与题图其他物镜相比,物镜a的放大倍数最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最小,若在转换为高倍镜之前未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由物镜d转变为物镜c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图乙中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19.答案:ACD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正确;换上高倍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错误;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将装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
20.答案:BD
解析:A、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a条件(高倍镜)下视野的亮度比b条件(低倍镜)下小,A正确;
B、图乙是甲图中b条件(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则a条件(高倍镜)下可能看不到细胞,B错误;
C、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在换上高倍镜之前应该向将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由b条件(低倍镜)转变为a条件(高倍镜)下观察时,还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C正确;
D、若b条件下视野中充满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则a条件下(缩小4倍)视野中大约可观察到=64÷42=4个细胞,D错误。
故选:BD。
21.答案:(1)低倍镜;视野中央;高倍物镜;细准焦螺旋
(2)A
(3)变大、变少、变暗
(4)右上方;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解析:(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操作方法是: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细胞→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观察细胞。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长度或宽度放大400倍。
(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4)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黑边圆圈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向右上方移动标本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的中央。
22.答案:
(1)长度或宽度;100
(
2)8;5;暗
(
3)左上方;q
(4)
①“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
②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