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07: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例3及练习一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让学生学会使用尺子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绳子和尺子。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绳子,你觉得哪根长一点呢?师:哪位同学能想出办法,有根据地说出哪根长点,哪根短点?(引出尺子)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样用尺子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尺子量的方法,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
1.认识尺子。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尺子上有数字、小格、大格和“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0在最左端,在尺子上表示起点。2.感受1厘米。(1)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找到尺子上的“0”。师:0在最左端,在尺子上表示起点,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就是1厘米。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同桌合作找一找,然后指名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说一说,使学生明白: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如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学生在尺子上找出3厘米,同桌两人互相交流。3.用厘米量。(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你能量出下面纸条的长度吗?(小组合作,量一量)你们是怎么量的?(小组汇报)小结: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页上面的做一做。指名回答。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测量的。3.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题。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量完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五、拓展提升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可以量出。把尺子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7,最后减去2就是纸条的长度5厘米。六、课堂总结本节课,大家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配套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与实物结合,让学生观察发现。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自主观察,从中获得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展思维,充分体现1厘米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做法。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例2
1.认识厘米
2.感受1厘米
(1)食指的宽度约是1厘米。
(2)尺子上从刻度0到1,2到3……都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测量时,从尺子上的“0”开始,然后看另一端,得出所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习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足之处: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各种量法,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用一句总结“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刻度”一带而过。教学建议: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