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2)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的道理。
2.正确、快速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进一步完善。
教学难点:在计算小数乘法时,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初步理解和掌握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
)×100=523
2.4×(
)=240
3.125×10=(
)
6.5×(
)=65
2.计算。
2.4×6.2
5.6×0.4
完成后说一说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根据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总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小数乘法。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例4:
0.56×0.04。
学生尝试计算。
提问:(1)这道题和5.6×0.4有什么不同?如果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点小数点?
(2)在积的后面补0行吗?
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在后面补0,点上小数点后,这个0就是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就不能补足小数位数,所以应该在前面补0。
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2.探究积与因数的关系。
(1)独立计算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2)小组合作交流: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第一组中积都大于第一个因数,第二组中积都小于第一个因数?是因为分别用2.4和1.2作为因数吗?可以用2.4再乘一个数试试。例如:2.4×0.4。
总结: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会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会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选择一道题计算,然后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注意讲解第2、4题既要补0,又要去掉末尾的0。
2.我会比较。
1.04×0.99○1.04
24×0.75○24
0.68×1.36○0.68
0.68×1.36○1.36
五、拓展提升
1.根据45×5=22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5×0.5=(2.25)
0.45×0.5=(0.225)
0.045×0.05=(0.00225)
2.两个因数的积是18.84,如果一个因数除以100,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0.1884)。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小数乘小数,学会了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并探讨了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希望我们把这种方法和规律应用到以后的问题中。
七、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指名回答。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尝试独立计算,发现问题。
回顾小数乘小数的过程,师生总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
独立计算,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并思考。
通过计算,进一步完善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2)
例4:0.56×0.04=0.0224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设计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进而能轻松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练习量较少,不能完全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建议:教学时适当加大练习量,尤其是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