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了10g水蒸气
B.放在衣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C.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D.煤燃烧后质量减轻
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受热分解得到的是(
)
A.H2O
B.MgO
C.HCl
D.CO2
3.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非常重要,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状态;⑧物质的体积。
A.①④⑥⑦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⑧
D.②③⑤⑦
4.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3B=2C+2D,若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分别为6g、24g,生成D的质量为9g。则生成物C、D的质量比为(
)
A.10:3
B.7:3
C.5:3
D.2:3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由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4
2
3
6
反应后质量/g
0
x
3
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x的值为18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丙一定是催化剂
6.将24g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
)
A.大于24g
B.小于24g
C.等于24g
D.无法确定
7.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8.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分解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0.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时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有碳、氢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
11.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二、填空题
12.下图中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据两圆的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阴影C表示___________反应的集合。
(2)你认为“”属于___________(填“A”、“B”或“C”)反应。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经过光合作用能合成葡萄糖,反应的表达式为:,请你推测葡萄糖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13.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或“<”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________原木材的质量。
(2)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________原硫粉的质量。
(3)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________原反应物的质量。
14.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2.1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g水和5.28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_____g,含碳元素_______g。
(2)该物质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______g。
(3)在此燃烧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16g+5.28g-2.16g=5.28g。所依据的是_______。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4)该化学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画微粒符号)。
16.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不仅凝聚了科学家的心血,也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171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上述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
②图中的实验方案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________(举一例叙述即可)。
(3)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①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该物质在空气中可以完全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试判断:锌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物质发生了反应。
1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两组同学进行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实验裝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
(提示:;)
(1)根据实验目的,两组同学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烧杯、试管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现象
结论
甲组
出现_________,天平平衡
质量守恒
乙组
出现_______,天平不平衡
质量不守恒
乙组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______偏转(填“左”或“右”)。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而导致另一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方面,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
(3)乙组中的反应__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1页
答案
1.D
2.C
3.B
4.B
5.C
6.A
7.B
8.A
9.C
10.A
11.A
12.(1)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2)
B
C、H
13.(1)<
(2)>
(3)<
14.(1)
0.24
1.44
(2)0.48
(3)质量守恒定律
15.(1)2:1:2
(2)化合反应
(3)可能
(4)、
16.(1)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金属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固体质量
(2)
丙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或乙加热时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导致天平失去平衡)
(3)
C、H
、O
C3H4O
CO2、
H2O
、O2
17.(1)反应前后
(2)
蓝色沉淀
大量气体生成
右
甲组
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有气体生成或者参与的反应,应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
(3)
遵守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再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物质的粒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原子种类、原子质量都不变,因此有质量守恒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