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课堂同步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课堂同步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1:5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课堂同步练
时间:40分钟;
一、单选题
1.的相反数是  
A.4
B.2
C.
D.
2.下列温度是由上升的是(

A.
B.
C.
D.
3.计算(﹣2)+(﹣3)的结果是(

A.﹣5
B.﹣1
C.1
D.5
4.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在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就记载了利用算筹实施“正负术”的方法,图1表示的是计算的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在计算(

A.
B.
C.
D.
5.下列各式中,与式子-1-2+3不相等的是(
)
A.(-1)+(-2)+(+3)
B.(-1)-2+(+3)
C.(-1)+(-2)-(-3)
D.(-1)-(-2)-(-3)
6.在小明家网络银行缴付电费的账户中,2019年1月24日至2019年2月24日所反映的数据如下表:
日期
摘要
存(+)/付(-)
余额(元)
20190124
电费
-83.40
¥206.56
20190127
续存
+500.00
20190224
电费

¥601.84
那么表格中问号处的数据为(  )
A.111.30
B.129.95
C.-104.72
D.-129.95
7.若x是最大的负整数,y是最小的正整数,z是绝对值最小的数,w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则x-z+y-w的值是(
)
A.0
B.-1
C.1
D.-2
8.如图所示的是南昌市去年一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则该天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B.7℃
C.3℃
D.
9.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点B,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A.
B.-2
C.2
D.4
10.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计算:__________.
12.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____不变,即_________.
13.数学考试成绩分以上为优秀,以分为标准,老师将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最高的应是________分.
14.已知|x|=3,|y|=2,且|x﹣y|=y﹣x,则x﹣y=___.
15.已知:,,且,则__.
16.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6,点B表示到点A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
17.A,B,C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米,米,20米,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______米
18.把下列和式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说出它的两种读法:
(1)____________;
读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读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计算:
(1)
(2)
20.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的位置出发,向前记作正数,返回记作负数,他的记录如下(单位:米):.
(1)守门员是否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2)守门员高开球门的位置最远是多少?
(3)守门员一共走了多少路程?
21.如图,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的点A,B,C把数轴分成①②③④四部分,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已知bc<0.
(1)请说明原点在第几部分;
(2)若AC=5,BC=3,b=-1,求a
(3)若点B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与点C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相等,且,求的值.
22.小虫从某点O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爬过的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5,-3,+10,-8,-6,+12,-10.问:
(1)小虫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O?
(2)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芝麻,那么小虫共可得到多少粒芝麻?
23.阅读第(1)小题的计算方法,再用这种方法计算第(2)小题.
(1)计算:?
(解析)
原式=
=
=
=,
上面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拆项法.
(2)计算:
24.一位病人发高烧进医院治疗,医生给他开了药、挂了水,同时护士每隔1小时为病人测体温,及时了解病人的好转情况,下表记载的是护士对病人测体温的变化数据:
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体温
升0.2
降1.0
降0.8
降1.0
降0.6
升0.4
降0.2
降0.2
降0
(与前—次比较)
注:病人早晨进院时医生测得病人体温是40.2℃.
问:
(1)把上升的体温记为正数,下降的体温记为负数,请填写上表.
(2)病人什么时候体温达到最高,最高体温是多少?
(3)病人中午12点时体温多高?
(4)病人几点后体温稳定正常(正常体温是37℃).
25.王先生到市行政中心大楼办事,假定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王先生开始从1楼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6,﹣3,+10,﹣8,+12,﹣7,﹣10.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王先生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高3m,电梯每向上或下1m需要耗电0.2度,根据王先生现在所处位置,请你算算,他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多少度?
26.小明早晨跑步,他从自己家出发,向东跑了2km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跑了1.5km到达小红家,然后又向西跑了4.5km到达学校,最后又向东跑回到自己家
(1)以小明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表示出小彬家,用点B表示出小红家,用点C表示出学校的位置;
(2)求小彬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3)如果小明跑步的速度是250米/分钟,那么小明跑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试卷第2页,总2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解:

的相反数为,
的相反数是.
故选:.
2.A
【解析】=,
故选A.
3.A
【解析】解:原式=﹣(2+3)=﹣5
故选:A
4.D
【解析】解:由图1知:白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
所以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在计算5+(?2),
故选:D.
5.D
【解析】A.
(-1)+(-2)+(+3)=-1-2+3,与原式相等;
B.
(-1)-2+(+3)
=-1-2+3,与原式相等;
C.
(-1)+(-2)-(-3)
=-1-2+3,与原式相等;
D.
(-1)-(-2)-(-3)=-1+2+3,与原式不相等.
故选D.
6.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代表续存,-代表支付,
∴表格中问号处数据为:601.84-500-206.56=-104.72,
故选C.
7.A
【解析】根据题意得:x=-1,y=1,z=0,w=0,
则x-z+y-w=-1-0+1-0=0.
故选A.
8.B
【解析】解:5-(-2)=5+2=7(℃).
故选:B.
9.C
【解析】解:AB=|-1-(-3)|=2.
故选:C.
10.C
【解析】解:A.=11+(-6)=5,故选项错误;
B.==,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正确;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2
【解析】解:.
故答案为:-2.
12.和
【解析】略
13.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
即五名学生的实际成绩分别为:;;;;,
则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最高的应是分.
故答案为:.
14.﹣1或﹣5.
【解析】解:∵|x|=3,|y|=2,
∴x=±3,y=±2,
∵|x﹣y|=y﹣x,
∴x∴x=﹣3,y=2,或x=﹣3,y=﹣2,
∴当x=﹣3,y=2时,x﹣y=﹣3﹣2=﹣5;
当x=﹣3,y=﹣2时,x﹣y=﹣3﹣(﹣2)=﹣1,
即x﹣y的值为﹣1或﹣5.
故答案为﹣1或﹣5.
15..
【解析】解:,,且,
,,

故答案为:.
16.或
【解析】解:-6-3=-9,-6+3=-3,
则B表示的数是:-9或-3.
故答案为:-9或-3.
17.90
【解析】因为,
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米,
则(米),
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
故答案为:90.
18.
负2.5,正3,负5,负1.8的和
加3减5减1.8
负,正1.1,负1,负2.2的和
加1.1减1减2.2加0.9减1.3
【解析】略
19.(1)-19;(2)
【解析】解:(1)
=-6-13
=-19;
(2)
=
=
=
20.(1)回到原点;(2)12米;(3)54米
【解析】根据题意得:
(1),
故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2)离开球门的位置最远是12米.
(3)总路程米.
故总路程是54米.
21.(1)原点在第③部分;(2)-3;(3)5
【解析】解:(1)∵,∴b,c异号,∴原点在第③部分;
(2)若AC=5,BC=3,则,
∴;
(3)设点B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则,,∴b+c=2,
∵,即,∴,
22.(1)小虫最后回到了出发点O
;(2)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12厘米;(3)小虫共可得到54粒芝麻
【解析】(1)
则小虫最后的具体位置为出发点O;
(2)小虫每次爬行后,离出发点O的距离如下(正数表示在出发点O的右边、负数表示在出发点O的左边):
第一次爬行后:5
第二次爬行后:
第三次爬行后:
第四次爬行后:
第五次爬行后:
第六次爬行后:
第七次爬行后:
由此可知,小虫离开出发点O的距离分别为5,2,12,4,2,10,0
故小虫离开出发点O最远距离为12厘米;
(3)总的爬行距离为
则可得到的芝麻粒数为(粒)
故小虫共可得到粒芝麻.
23..
【解析】原式,



24.(1)+0.2,-1.0,-0.8,-1.0,-0.6,+0.4,-0.2,-0.2,0;(2)7:00时体温最高为40.4℃;(3)37.4℃;(4)14:00点后
【解析】(1)
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体温
升0.2
降1.0
降0.8
降1.0
降0.6
升0.4
降0.2
降0.2
降0
(与前—次比较)
0
(2)每个时刻温度为:
7:00时,℃,
8:00时,℃,
9:00时,℃,
10:00时,℃,
11:00时,℃,
12:00时,℃,
13:00时,℃,
14:00时,℃,
15:00时,℃,
则时7:00时体温最高为40.4℃.
(3)由(2)得病人中午12:00体温为37.4℃.
(4)由(2)可知14:00点后体温稳定正常.
25.(1)王先生最后能回到出发点1楼;(2)33.6度
【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
(+6)+(﹣3)+(+10)+(﹣8)+(+12)+(﹣7)+(﹣10)
=6﹣3+10﹣8+12﹣7﹣10
=28﹣28
=0
所以王先生最后能回到出发点1楼;
(2)王先生走过的路程=3×(|+6|+|﹣3|+|+10|+|﹣8|+|+12|+|﹣7|+|﹣10|)
=3×(6+3+10+8+12+7+10)
=3×56
=168m,
电梯需要耗电:168×0.2=33.6度.
所以他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33.6度.
26.(1)见详解;(2)3km;(3)36分钟.
【解析】解:(1)如图所示:
(2)小彬家与学校的距离是:2-(-1)=3(km).
故小彬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3km;
(3)小明一共跑了(2+1.5+1)×2=9(km),
小明跑步一共用的时间是:9000÷250=36(分钟).
答:小明跑步一共用了36分钟长时间.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