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溶液
基础夯实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单元测试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澄清的石灰水
2.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碘酒
D.氯化钠溶液
3.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①蒸发溶剂
②增加溶质
③降低温度
④加热升温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4.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g
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零
D.溶解度可以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5.对“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含有10g食盐
B.该食盐溶液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9
C.把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D.再向其中加入10g食盐就可得到20%的食盐溶液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作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B.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D.硝酸铵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8.小琪同学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B.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D.采用降温方法一定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0.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璧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1.把10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400g,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
)
A.20%
B.10%
C.5%
D.1%
12.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A.用托盘天平称量3.0g氯化钠
B.用烧杯量取所需的水
C.未等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D.将只写药品名称的标签贴在试剂瓶上
13.若要增加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加水量
B.持续通二氧化碳
C.升温
D.加压
14.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喝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2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P点时,乙物质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时,15g丙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
(4)℃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17.(16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只有固体支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生理盐水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碘酒的溶剂是________(填名称)。
(3)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水分子未画出)分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洗碗时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5)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6)高铁酸钠()是科学家们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7)水是常用的溶剂,某酒精()的水溶液,溶质与溶剂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2,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1%)。
18.(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2.3g的大理石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__。
(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故A错误;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B错误;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C正确;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①蒸发溶剂和②增加溶质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成为饱和溶液。③降低温度不—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④加热升温不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如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只有①②。
4.答案:D
解析:描述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A说法没有指明温度,A错误。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错误。在20℃时的溶解度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C错误。固体物质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可以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D正确。
5.答案:B
解析:100g10%的食盐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100g×10%=10g。溶剂的质量为100g-10g=90g。90g水中含有10g食盐,A错误。该食盐溶液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0g:90g=1:9,B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把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错误。要得到20%的食盐溶液,设需要再溶解食盐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x=12.5g,D错误。
6.答案:B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等,A错误。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B正确。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白酒中的溶质是液态的酒精,C错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性、稳定性,但不属于溶液,D错误。
7.答案:B
解析:A.
常见的溶剂有水、汽油、酒精等,故错误;
B.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故正确;
C.
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错误;
D.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故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蔗糖、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故选D。
9.答案:C
解析:由于选项没有指明温度,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A错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可能采用増加溶质的方法,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正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采用降温方法不一定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错误。
10.答案:C
11.答案:C
解析:设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12.答案:A
解析:需氯化钠的质量为,应用托盘天平称取3.0g氯化钠固体,A正确;应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而不是用烧杯,B错误;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会导致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溶剂不变,最后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C错误;标签中应填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D错误。
13.答案:D
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若要增加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可采用加压或降温的方法。
14.答案:B
解析: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目的是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故B正确。
15.答案:A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A正确。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错误。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C错误。喝下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错误。
16.答案:(1)不饱和(2)20%(3)降温结晶(4)丙>乙>甲(5)乙>甲>丙
解析:(1)P点位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对应的溶液是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则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丙物质的质量是12.5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同一温度下,等质量的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所含水的质量越小,故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5)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增大,其溶质质量分数与℃时丙的饱和溶液相同,所以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7.答案:(1)D(2)NaCl;酒精(或乙醇)(3)D(4)乳化(5)温度(6)+6(7)30%
解析:(1)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
(2)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5)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是由于体内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6)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
(7)因为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中氢原子个数比为12,所以每一个乙醇分子就对应6个水分子,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答案:(1)4.4
(2)解:设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解得
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分析图像,可以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求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