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22: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的平方根是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图形中,由能得到的是(

A.
B.
C.
D.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D.同旁内角互补
5.在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是9的立方根
B.3是的算术平方根
C.的平方根是2
D.8的平方根是±4
7.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的是(

A.
B.
C.
D.
8.下列图形中,哪个可以通过图1平移得到(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M,N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点M的坐标为,N的坐标为,则在第二象限内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
10.若点在第三象限,且点到轴的距离为,到轴的距离为,则点的坐标是(

A.
B.
C.
D.
11.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1,1)
B.(-1,-1)
C.(1,1)
D.(1,-1)
12.若a2=9,=﹣2,则a+b=(  )
A.﹣5
B.﹣11
C.﹣5或﹣11
D.±5或±11
13.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的结果为(

A.2a+b
B.-2a+b
C.b
D.2a-b
14.如图,现将一块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那么的度数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5.7的平方根是_____.
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D=120°,则∠BOD=__________°.
17.若x、y为实数,且满足,则xy的立方根为____.
18.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D、B、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125°,
则∠DBC的度数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己知:点.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P点的坐标.
(1)点P在y轴上;
(2)点P在x轴上;
(3)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
(4)点P在过点,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
20.计算:(1);
(2)
21.求x的值:(1);
(2).
22.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均在格点上.
(1)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平移线段,使移动到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移动后的位置,依次连接,,,,则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23.解答下列各题:
如图,已知,,试说明.请将过程填写完整.
解:∵
又(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又∵
∴______
∴(______)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己知A(6,0),将线段OA平移至CB,点D在x轴正半轴上(不与点A重合),点C的坐标为,且连接OC,AB,CD,BD.
(1)写出点C的坐标为______;点B的坐标为________;
(2)当的面积是的面积的3倍时,求点D的坐标;
(3)设,,,判断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
【详解】
∵,
∴的平方根是.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解题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的定义.
2.C
【分析】
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
∴点P(-3,-2)在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熟记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3.A
【分析】
在三线八角的前提下,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A、由∠1=∠2能得到AB∥CD;
B、∠1、∠2是同旁内角,由∠1=∠2不能得到AB∥CD;
C、∠1=∠2能得到AC∥BD,
不能得到AB∥CD;
D、由∠1=∠2不能得到AB∥CD.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判定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三线八角.
4.D
【分析】
根据线段、对顶角、补角、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B、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
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是真命题;
D、如果两直线不平行,同旁内角不互补,所以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5.B
【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
解:,1.414,这三个数是有理数,﹣和π这两个数是无理数.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6.B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逐一判断.
【详解】
解:A.∵33=27,∴3是27的立方根,本选项错误;
B.(﹣3)2=9,3是9的算术平方根,本选项正确;
C.(﹣2)2
=4,4的平方根为±2,本选项错误;
D.8的平方根是,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
7.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别进行分析.
【详解】
解:A、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判定AB∥C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定AB∥C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定AB∥C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1与∠2属于直线AB和CD的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无法判定AB∥C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8.A
【详解】
试题分析:因为图形平移前后,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由图1平移可得A,故选A.
考点:平移的性质.
9.A
【分析】
根据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答案.
【详解】
MN所在的直线是x轴,MN的垂直平分线是y轴,A在x轴的上方,y轴的左边,A点在第二象限内.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0.A
【分析】
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点到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
【详解】
解:点在第三象限,且点到轴的距离为3,到轴的距离为2,
,,
点的坐标是.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
11.D
【详解】
解:根据第四象限的坐标特征,易得小手盖住的点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选项D符合此特征,
故选:D
12.C
【分析】
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a+b的值.
【详解】
解:a2=9,=2,
∴a=3或-3,b=-8
则a+b=-5或-11,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3.C
【详解】
试题分析:利用数轴得出a+b的符号,进而利用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即可:
∵由数轴可知,b>0>a,且
|a|>|b|,
∴.
故选C.
考点:1.绝对值;2.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3.实数与数轴.
14.D
【分析】
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性质得到∠3=∠2,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列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
解:∵AB∥CD,
∴∠3=∠2,
∵∠1=2∠2,
∴∠1=2∠3,
∴3∠3+60°=180°,
∴∠3=40°,
∴∠1=2×40°=8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
【详解】
∵,∴7的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
16.30°
【分析】
先利用补角的定义求出∠EOC=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
【详解】
解:∵∠EOD=120°,∴∠EOC=60°(邻补角定义).
∵OA平分∠EOC,∴∠AOC=∠EOC=30°(角平分线定义),
∴∠BOD=30°(对顶角相等).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由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补角的性质,易求该角的度数.
17.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关于x、y的方程,求得x、y的值后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2x+3=0,9-4y=0,
解得:x=,y=,
所以xy=,
所以xy的立方根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立方根的定义,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8.55°
【详解】
试题分析:先根据邻补角的性质求得∠ADF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ADE=125°
∴∠ADF=55°
∵AD∥BC
∴∠DBC=∠ADF=5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19.(1)(2)(3)(4)
【分析】
(1)让横坐标为0求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2)让纵坐标为0求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3)让纵坐标-横坐标=3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4)让纵坐标为-3求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得2m+4=0,解得m=-2,则m-1=-3,所以点P的坐标为(0,-3).
(2)由题意,得m-1=0,解得m=1,则2m+4=6,所以点P的坐标为(6,0).
(3)由题意,得m-1=(2m+4)+3,解得m=-8,则2m+4=-12,m-1=-9,
所以点P的坐标为(-12,-9).
(4)由题意,得m-1=-3,解得m=-2,则2m+4=0,所以点P的坐标为(0,-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点坐标的性质.
20.(1);(2).
【分析】
(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先逐一化简绝对值,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逐一化简各数,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原式=,


(2)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绝对值的化简、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等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1)或;(2).
【分析】
(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2)变形后利用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1),


或,
或;
(2).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熟练掌握这两个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2.(1)A(?1,2),B(?2,?1),C(2,?1);(2)12.
【分析】
(1)利用坐标系,根据各点所在象限的符号和距坐标轴的距离可得各点的坐标;
(2)因为平移线段AB,使B移动到C的位置,所以A需相应的向右平移4格,即可作出图形,然后计算其面积即可.
【详解】
解:(1)A(?1,2),B(?2,?1),C(2,?1);
(2)画图如下:
四边形ABCD的面积=4×3=12.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用到的知识点为:图形的平移要归结为图形顶点的平移;求点的坐标应根据所在象限确定符号,根据距离坐标轴的距离确定具体坐标.
23.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分析】
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替换推出∠1=∠2,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B∥CD,进而推出AB∥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
解:∵∠1=∠3
又∠2=∠3
(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CD∥EF
∴AB∥E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即为判定定理.
24.(1)(2,6),(8,6);(2)D(4.5,0)或D(9,0);(3)或.
【分析】
(1)先根据确定出a的值,继而求得b的值,确定出点C坐标,继而确定点B的坐标即可;
(2)分点D在线段OA上,点D在线段OA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得;
(3)过点D作DE∥OC,然后分点D在线段OA上,点D在线段OA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1)
∵,,
∴a=2,b=6,
∴C(2,6),
如图1,
∵CB=OA,CB//OA,A(6,0),
∴BE=OF=6,FC=
2,CB=OA=6,
∴FB=2+6=8,
∴B(8,6),
故答案为
(2,6),
(8,6);
(2)设,当三角形ODC的面积是三角形ABD的面积的3倍时,
①若点D在线段OA上,
∵,
∴,
∴,


②若点D在线段OA延长线上,
∵,
∴,
∴,
∴,
综上,点D的坐标为(4.5,0)或(9,0);
(3)
过点D作DE∥OC,
由平移的性质知OC∥AB,
∴OC∥AB∥DE,
∴∠OCD=∠CDE,∠EDB=∠DBA,
①若点D在线段OA上,(如图2),

即;
②若点D在线段OA延长线上,(如图3)

即.
【点睛】
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平移性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本题关键是分清点D在线段OA上还是在OA延长线上这两种情况.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