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减法(1)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例题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
2.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进一步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26页情境图。(动画演示)
学生观察情境图,指名叙述图意。
小丑的手中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小丑手中还有几个气球?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减法。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求小丑手中还有几个气球,就要从4里面减去1,怎么列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小丑手中还有几个气球,就是从4个里面去掉
1个,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计算。列算式就是4-1=3,“-”叫做减号,这个算式读作:4减1等于3。
反复指名读算式,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出示4支铅笔,让学生通过操作表示4-1=3。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再指名在投影仪上操作,边操作边说自己摆的过程,集体订正。
(2)你能举个像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动手摆一摆,再集体交流。
3.运用点子图,进行抽象理解。
出示点子图:●
●
●
●
提问:怎样表示4-1呢?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在点子图中用虚线圈起来就表示去掉了,在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这幅图列式为4-1=3。
出示:●
●
●
●
四、巩固练习
出示教材第26页做一做情境图。
指名反复叙述图意,加深对减法的意义的理解。
五、拓展提升
1.在方框里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5-2=3
4-3=1
2.在
里填上“+”或“-”。
2
2=4
5
3=2
1
2=3
4
2=2
5
2=3
3
1=4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五第3题。
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受减法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从直观演示到动手操作,最后抽象理解,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板书设计
减法(1)
4
–
1
=
3
?
?
?
减号
读作:4减1等于3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减法的含义,并通过学生观察做一做中的情境图,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中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准备的素材较少,要为学生多准备一些情境,让学生观察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教学建议:教学减法的含义可以参考教学加法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