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2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2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2: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例题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拼一拼、搭一搭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通过有趣的拼搭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拼一拼、搭一搭活动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搭一搭。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形状的积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游戏导入
指名猜一猜。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拼一拼。
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形状的积木若干个,用同一种形状的积木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形状。
(1)同桌动手合作拼一拼,只要用同一种形状的积木进行拼组就可以,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2)学生交流展示,并说一说是由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拼成的。
2.用手中的正方体拼成下列图形。
(1)学生独立拼搭,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说一说,分别是用几块正方体拼成的。
3.搭一搭。
用手中所有的积木搭一搭,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特别提醒,球也要搭上呦!
(1)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
(2)展示学生作品。
(3)提问:你是怎样搭的?怎样搭得高?怎样搭得稳呢?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4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展示,并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独立拼搭,指名汇报自己搭的像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7题。
同桌两人为一小组,我来说,你来搭。一人说出怎样搭,两人同时动手操作,看一看,最后的结果是否相同。
五、拓展提升
1.数一数每个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2.要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下面的图形至少还需要几个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八第6、8题。
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通过拼一拼,搭一搭,感知了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空间观念。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要搭得高就要把长方体立起来搭,要搭得稳,就要把球放在最上面。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拼搭
搭得高       长方体立起来
搭得稳       球搭在最上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运用谜语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第一手的直接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课堂秩序掌控得不好,对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
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搭拼新的图形,体会立体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学生动手操作前,要下达清楚的指令,讲明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