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1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1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2: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图形(一)
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题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球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以及这些形状的物品和积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物品:足球、篮球、水杯、魔方、抽纸盒等。
提问: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和作用吗?
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知道这些物品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说一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立体图形。(板书课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
1.课件出示抽纸盒。
提问:你能找出与抽纸盒相同形状的物品吗?
引导学生按形状进行分类。
提问:摸一摸这些物品,你发现了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便于与正方体进行区别。
出示长方体。
小结: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长方体,它有6个平平的面,是长长方方的。
2.课件出示魔方。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习提示进行同桌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
(1)找出与魔方形状相同的物品。
(2)摸一摸这些物品,你发现了什么?
(3)你知道这种形状的名称吗?
同桌合作交流,教师指导,要特别关注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集体交流,教师整理。
出示正方体。
小结:这种形状叫做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都是正正方方的。
3.课件出示水杯和球。
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认识圆柱和球。
重点要让学生了解球是曲面,圆柱有曲面也有平面。
4.说一说。
提问: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呢?
指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5页上面的做一做第1题。
请同学到前面来推一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发现平面与曲面的区别。
2.完成教材第35页上面的做一做第2题。
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人蒙上眼睛,另一人拿出准备的物体,并说出物体名称,让蒙眼睛的同学拿出形状相同的物品。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3题。
指名说出一种形状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是什么形状。
五、拓展提升
找一找,下面的机器人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组成的?分别用了几个?
长方体4个,正方体2个,圆柱5个,球7个。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你还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八第1、2题。
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完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是长长方方的。
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其他形状的知识。
学生通过滚动圆柱、推长方体和正方体、摸球等活动,初步了解了立体图形的特征。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让学生抽象成立体图形,自然而然地进行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不足之处: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物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建议:在教学前教师要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