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 10的加减法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 10的加减法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2: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时
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题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得数是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一条龙式复述10的组成。
2.填一填。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10的加减法。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点子图。
●○○○○
○○○○○
学生根据点子图,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是哪个数的组成?
师:同学们,你能够根据这幅图列出算式吗?
学生交流,当学生列出一个算式后,追问:你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吗?
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
1+9=10
9+1=10
10-1=9
10-9=1
2.课件出示点子图。
●●○○○
○○○○○
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算式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后独立列式。
当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时,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
小结:因为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我们只要出示一个算式就可以了。
追问: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2+8=10
10-2=8
10-8=2
3.让学生用一图三式的方式,完成后面的点子图,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能根据摆出的结果列出相应的算式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指名板演:5+5=10
10-5=5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人在数字卡片中任取一张卡片,另一人再取一张,使两人手中卡片上的数合起来得10。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题。
先指名说出哪两个数可以组成10,再根据这两个数和10列出三个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
(1)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知道题中为什么只有一个加号和一个等号,却有3个算式需要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把1、2、3、4、5填入□里,使横排、竖排的三个数相加的结果相同。想一想,有几种填法?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三第5题。
复习10的组成,为学生用10的组成计算10的加减法奠定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能够根据图示说出10可以分成1和9。
利用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用10的组成计算的熟练程度。
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9+1=10
10-2=8
10-3=7
10-4=6
10-5=5
10-1=9
10-8=2
10-7=3
10-6=4
10-9=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运用10的组成完成了加减法的学习,学生接受很快。
不足之处:从一图四式到一图三式的转变过程中,学生对“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理解不足。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的要求,如把看图计算过渡到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