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日坛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6月检测练习数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日坛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6月检测练习数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6-13 19: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各题所选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写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2.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4 和7 ,如果它们的圆心距是8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外离
3.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4.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9,b=41,c=40 B.a=b=5,c=
C.a:b:c=3:4:5 D.a=11,b=12,c=15
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1,⊙O外接于△ABC,AD为⊙O的直径,∠ABC=30°,则∠CAD=( )
A.30° B.40° C.50° D.60°
7.某小区20户家庭的日用电量(单位:千瓦时)统计如下:
日用电量(单位:千瓦时) 4 5 6 7 8 10
户数 1 3 6 5 4 1
这20户家庭日用电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 6,6.5 B. 6,7 C. 6,7.5 D. 7,7.5
8.方程x2+ax+1=0和x2-x-a=0有一个公共根,则a的值是( )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 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0. 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
11.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为__________.
12. 如图2, M是⊙O中弦CD的中点, EM经过点O,若CD=4,EM=6,则⊙O的半径为     .
13.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 cm,面积为 __ cm2.
14.如图3,分别以正方形ABCD的边AB、AD、为直径画两个半圆交于点O,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15~18题每题4分,19题3分,20~23题每题5分,24~25各6分,26题7分,共58分)
15.计算:.
16.用配方法解方程.
17.解方程.
18.某一段时间,小芳测得连续五天的日最低气温后,整理得出下表(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
日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方差 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1℃ -1℃ 2℃ 0℃ ■ ■ 1℃
(1)求星期五的最低气温;
(2)求这五天最低气温的方差.
1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3,4),将OP 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P′,
(1)在图中画出线段OP′;
(2)求P′的坐标是 ;
(3)PP′的长度是 。
2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DF,且分别交对角线AC于点E、F, 连接ED,BF.
  求证:∠1=∠2
21.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
∠A=60°。
(1)求∠ABD的度数
(2)若AD=2,求对角线BD的长。
22.已知AB为⊙O的直径,直线BC与⊙O相切于点B,过A作AD∥OC交⊙O于点D,连结CD.
  求证:CD是⊙O的切线。
2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E为DC中点,将ADE沿AE折叠,D点落在D处,连结AD并延长交BC于F处,求线段BF的长.
24. 如图,小明家要建面积为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竹篱笆围成,若竹篱笆总长为,墙的长度为,求鸡场的长、宽各是多少米?
2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无论m取何实数时,原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7,求m的取值范围.
26.将边长OA=8,OC=10的矩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O为原点,顶点C、A分别在轴和y轴上.在OA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连接CE,将△EOC沿CE折叠.
(1)如图①,当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时,点E的坐标为 ;
(2)如图②,当点O落在矩形OABC内部的点D处时,过点E作EG∥轴交CD于点H,交BC于点G. 求证:EH=CH;
(3)在(2)的条件下,设H(m,n),写出m与n之间的关系式 ;
(4)如图③,将矩形OABC变为正方形,OC=10,当点E为AO中点时,点O落在正方形OABC内部的点D处,延长CD交AB于点T,求此时AT的长度.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1
图2
图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