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 解决问题(2)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 解决问题(2)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3: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2)题及练习九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长方形纸条。
同学们,看教师手里有一个长方形的纸条,它的长是16cm,宽是3.5cm,我想把这张长方形纸条裁成边长是3.5cm的小正方形,大家猜一猜,可以裁出几个小正方形呢?
学生讨论,自主交流,动手折一折。
指名学生说一说。
方法:通过折一折,可以折出4个正方形,还余出一部分,余下的部分就不够再折一个正方形了。所以可以裁出4个正方形。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那么如果列式计算的话,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解决问题(2)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
学生读题,指名说一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25÷1.5=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25÷1.5=16.666…(个)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丝带可以包装16.666…个礼盒,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指名说一说。
师:也就是包装的礼盒个数比16个多,但不到17个。但实际生活中,礼盒的个数也是整数,这时候该怎样取商的近似值呢?
学生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
得出结论:因为包装的礼盒数比16个多,但不到17个,所以取商的近似数只能是16个,不能是17个。
板书:25÷1.5=16.666…(个)≈16(个)
答:可以包装16个礼盒。
师:根据实际情况,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去尾法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列式计算上课时我们提出的问题呢?长16cm、宽3.5cm的长方形纸条,最多可以裁出几个边长是3.5cm的正方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16÷3.5≈4.57(个)≈4(个)
答:可以裁出4个这样的正方形。
师:和上一节课学习的“进一法”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指名说一说。
小结:“进一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多1,“去尾法”的结果和整数部分相等。
四、巩固练习
1.王老师带100元钱去买词典,每本词典17.5元,她最多可以买几本这样的词典?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妈妈买来12.5m花布做床单,每个床单用1.5m。这些花布可以做几个床单?
五、拓展提升
1.一袋大米64kg,如果每天吃2.8
kg
,最多够吃几天?
64÷2.8≈22.86(天)最多够吃22天
2.将80cm长的彩带每7.5cm截成一段做成圆环,每15个圆环做成一串拉花。14条这样的彩带一共可以做成多少串拉花?(每条彩带之间不能拼接)
80÷7.5≈10.67(个)做成10个 14×10=140(个)140÷15≈9.3(串)做9串拉花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是不是懂得了“去尾法”的实际应用呢?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九第6、7、9、10题。
通过学生操作和表达,初步感知“去尾法”,明白“剩下的部分不够”的道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放手让学生发现和归纳,互相补充。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例10(2)
25÷1.5=16.666…(个)≈16(个)
答:可以包装16个礼盒。
16÷3.5≈4.57(个)≈4(个)
答:可以裁出4个这样的正方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师举出的实例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大多数学生能理解什么时候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欠缺。
教学建议:教师要更加注重引导,让学生增加体验,使学生能更好地判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去尾法”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