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练习课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十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整理,本节课我们将利用习题对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练习,使我们能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通过辨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在计算过程中,要关注多种方法的运用。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完成后把此题变式:冰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比冰小了
。现有一块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27
m?,这块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三、巩固练习
根据条件,列出相应的算式,不计算。仓库里有300袋大米,
,面粉有多少袋?(1)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
(2)大米的袋数相当于面粉的
(3)面粉的袋数比大米多
(4)大米的袋数比面粉少
(5)面粉的袋数比大米少
(6)大米的袋数比面粉多
四、拓展延伸1.甲、乙两个仓库共同储存一批粮食,甲仓库储存的粮食比这批粮食总量的
多10
t,乙仓库储存的粮食比这批粮食总量的
少2
t。这批粮食-一共有多少吨?(10-2)÷(1-
-
)=
112(t)2.书法小组男生有18人,比女生的
少2人,书法小组共有多少人?(18+2)÷
+18
=
33(人)五、课堂总结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的收获和仍存在的疑问。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并说一说理由。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中练习题目层次分明,突显分析、思维的有序性。分数除法的计算为后面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不足之处:这部分内容实际问题多,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形可能掌握不太熟练,影响本节课的进度。教学建议:在本节课的课前和课中加强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和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挖掘题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