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秋游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有过旅游的经历吗?秋天正是旅游的季节,今天和大家来研究秋游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秋游)。(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有一条船可以坐90人,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分析问题。师:我们已经会解答“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只要把两队的人数相加即可。所以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学生小组讨论解题的方法。(2)集体汇报,指名说出解题思路。思路一:因为船上有90个座位,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可得到空座位数。思路二: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90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剩下的空座位。不管哪种思路,教师都予以表扬和鼓励,同时要求学生列出算式。2.解决问题。(1)算法一:连减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0-45-25=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展示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过程。
或 小结:竖式计算连减算式时,可以分步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竖式连写。但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10继续计算。(2)算法二:先加后减法出示算式:45+25=70(人)
90-70=20(人)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第一个算式求得的是什么?第二个算式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第一个算式求的是两队的总人数;第二个算式求的是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3.小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问题三: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2)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方法一:用总人数连续减去已经上车的人数。70-38-24=8(人)方法二:先求出已经上车的人数,再求出还有多少人没有上车。38+24=62(人)
70-62=8(人)小结: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从一个量中连续减去两个量;也可以分步计算,先求要减去的两个量的和,再从第一个量中减去这个和。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解答问题。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五、拓展提升1.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多少?87-(36)-25=26
(100)-65-13=22
53-21-(18)=142.丫丫和优优练习跳绳,各跳了两次,她们的成绩记录单被墨水弄脏了(如下表)。已知优优两次跳的总数比丫丫的少了9下,优优第一次和第二次各跳了多少下?第
一
次第
二
次合
计丫
丫35下38下73下优
优4下3下下第一次:73-9=64(下)
第二次:64-34=30(下)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1.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4题。2.二年级三个班一共做了89朵红花,其中一班做了28朵,二班做了32朵,三班做了多少朵?
学生看图找信息,提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学生即时练习,并交流想法。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并集体核对。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秋游
大船可坐90人,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90-45-25=20(个)
45+25=70(人)
90-70=20(个)
或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创设学生喜欢的秋游情境引入新课,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为后面解题指明了方向。列式后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与解题思路遥相呼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探索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思考、讨论的过程。
教学建议: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很有潜力的,完全有能力进行探究,不但学得会,而且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