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3: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R·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前自学准备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学具准备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剪刀、水等。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燃烧的条件:(1)
;(2)
;(3)

2.灭火的原理:(1)
;(2)
;(3)

可燃物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
空气(或
氧气)
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空气(或氧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那么这些条件是否就是燃烧所必需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一起来探究一下!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可燃物
空气或(氧气)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实验内容一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起来了,而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
操作
现象
结论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
实验内容二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将薄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
操作1
操作2
实验内容二
(1)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可以燃烧。
(2)刚开始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没有燃烧,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现象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燃烧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结论
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放入倒扣的烧杯内。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实验内容三
在空气中常温放置的蜡烛继续燃烧,倒扣的烧杯内的蜡烛逐渐熄灭
方案
现象
结论


实验内容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分别蘸酒精和水的棉花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后都会被点燃,因为长时间加热后,水分被蒸发,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


如果将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木屑点燃时间短,煤粉点燃时间长,说明着火点低的先燃烧。
如果将实验步骤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1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原因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提示:将灯芯拨得松散可以增大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酒精燃烧更充分。
D
例2
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如下3个对比实验(如下图):
(1)实验1观察到木条可以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实验2在玻璃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3的结论是
(填序号)。
A.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B.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在小木条的周围
有充足的氧气
C.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
提示:(1)实验1木条是可燃物而玻璃棒不是,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2)隔绝了氧气,蜡烛会慢慢熄灭。(3)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有可燃物
点燃的蜡烛熄灭
AC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3)氧气(或空气)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