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8 15: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千名举子齐上书
一对师徒赤诚心
帝心不甘变法始
强德霸占胶州湾
六君血染帝王都
百日维新终受阻
创刊编报传思想
纸书不达未遂愿
第一幕
一对师徒赤诚心
千名举子齐上书
时间?
发起者?
主张?
结果?
影响?
背景
时间
代表
主张
影响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一、公车上书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一、公车上书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第二幕
纸书不达未遂愿
创刊编报传思想
《国闻报》
强学会
南学会
《时务报》
兴儒会
农学会
蜀学堂
励学斋
二、创立学会报刊
二、创立学会报刊
创刊于1896年8月9日
二、创立学会报刊
创刊于1897年10月26日
第三幕
强德霸占胶州湾
帝心不甘变法始
三、戊戌变法
1897年
德国强占
胶州湾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三、戊戌变法
1.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侵犯到了谁的权利?
2.“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指的是谁?
3.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会引起思想文化界怎样的变化呢?




三、戊戌变法
顽固派
资产阶级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第四幕
维新百日终受阻
六君血染帝王都
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一: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
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总结
1.改革脱离人民群众
2.抱幻想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3.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4.顽固派实力强大
“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戴逸
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变法意义
课堂小结
《马关条约》传北京,公车上书揭序幕。
维新思想天下传,戊戌变法终实行。
慈禧太后法政变,百日维新遭劫难。
六位君子扬浩气,救亡图存更兴起。
“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以古鉴今
在历史长河中,改革贯穿始终,这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自主选择戊戌变法中的一个部分,
画一张小报展示该部分思维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