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4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4张PPT 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8 16: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02号
北重一中
马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
2.通过教师讲述,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3.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通过分析约法内容,认识其的性质与历史意义。
背景:革命形势的发展
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
政府。
建立:


日,

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目标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革命形势的发展
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
政府。
建立:


日,

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1912
1
1
南京
目标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保障人权……
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平等观念……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
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1912
公元年
改用公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1
民国年
=1911+
=1911+
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目标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
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1912年2月12日,
袁世凯逼迫宣统
帝下诏退位,清
朝260多年的统治
结束。
目标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诏书
目标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2.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1912年3月,袁世凯
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随后临
时政府迁往北京,辛
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被袁世凯窃取。
孙中山在谈到辛亥革命失败时说:“曾几何时,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面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故意制造事端,逼迫革命派让步。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公开出面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派进行恫吓。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多数革命党人屈服了……
——朱育和等著《辛亥革命史》
学科素养:根据材料,概括袁世凯得以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①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
②袁世凯玩弄政治权谋
③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干涉革命
内容:
1.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全体国民
主权在民,否定了君主专制
目标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国民有人身、居住、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

目标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律平等
自由和权利
平等自由
内容:
参议院行使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
并负其责任,
独立等。
目标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
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课堂小结
成功
失败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翻了清朝统治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没有改变半殖半封
的社会性质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檀香山
B.武昌
C.南京
D.北京
C
评价与检测
2.下图是民国十五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毕业证书。该毕业证书颁发的具体时间是(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5年
C.公元1927年
D.公元1926年
D
评价与检测
C
评价与检测
3.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以下哪些选项可以佐证其中“革命尚未成功”
的观点(

①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②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②④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评价与检测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以下哪些内容符合这个文件(

①总统世袭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司法独立
④国民拥有言论、出版等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评价与检测
6.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B
评价与检测
7.“大江涌,龟蛇醒,起烽烟。武昌咆哮,惊破太后梦难眠。铁桶金汤如许,神勇八旗安在,帝脉一丝悬。华夏共和国,民主万年传。”上述诗词中描写的主要史实有
①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
②武昌起义
③中华民国建立
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评价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