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用童心发现世界,
用童趣点缀生活.
竹影---丰子恺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中所表现出的 童真、童趣。
3、理解游戏与艺术的关系。
4、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预习展示
闷 热 幽 暗 弥漫
眼梢 惬 意 闪烁 水门汀
缕 徘 徊 口头禅 硕 士
撇 蘸 参 差不齐
tīng
shuò
shuò
piě
mí
shāo
zhàn
qiè
chán
lǚ
cēn cī
mēn
pái huái
叙述“我”,弟弟和明华在月夜看竹影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艺术美的发现。
1、自由朗读课文, 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
2、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3从文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1)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
(2)水汀门上的竹影像中国画
4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下文,为下文画竹影做铺垫。
1《竹影》中充满了童真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天真可爱,生动有趣?
探究释疑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非常微弱,但又迅速而不可挽救”。
写红光的消失充满动感,符合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 2、)“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
(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用色彩的暖色和寒色来描写日光和月光给人的感受,用音乐的长音阶和短音阶来比喻由日光到月光的变化。
(3)、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去。
把人影比作青蛙,充满童趣。
2、文中的“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谈谈你对爸爸教育方法的看法。
(1)文中的“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把孩子带入艺术殿堂。
(2)对孩子来说,他们的游戏中有独特的艺术创造体验和发现,充满童趣。
3、请结合课文谈谈“西洋画像照相,
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怎样理解
“照相” 是对事物真实的反应,
“符号” 是抽象地指称事物。
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
西洋画则重写实,重形似。
中国画—符号
(神似)
西洋画—照相
(形似)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欣赏之----风景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欣赏之----风景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欣赏之----人物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欣赏之----人物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4、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已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总之,中国画重写意,重神韵,像符号;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像照相。
游 戏
艺 术
童真童趣
美
竹 影
丰子恺
五、总结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清】郑 燮 《竹石》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作业:
以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为主题,写一篇你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