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初中七上《月亮上的足迹》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初中七上《月亮上的足迹》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13 20: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你了解月亮吗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环 形 山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 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 7-10%.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将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偷吃了灵药而奔月的嫦娥,代表了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
1969年7月21日,这一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人类登上了月球。
足迹图片
朱长超
月亮上的足迹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四个阶段
飞船
升空前准备
飞船
飞向月亮
登月舱
登月成功
飞船
返回地球
第三级火箭再次启动
进入预定轨道
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
飞向月亮
点燃点火器
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一起来重温这
惊心动魄的一幕!
准备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
登月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返航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准确性
科学性
真实性
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种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神州五号升空
飞船绕地飞行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