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绿色回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 绿色回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4: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
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滨河小学的同学为了保护环境,开展了收集废旧电池和易拉罐的活动,想知道他们分别收集了多少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本29页信息窗3情境图),仔细观察右下角的表格,你都知道了什么?看着电池的条件,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看着易拉罐的条件,你又能提出什么用减法计算的问题?(随着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右下角的表格,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趣有序地探究学习。]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红点问题,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1.列式,体会减法的意义。
谈话: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呢?怎样列式?(板书:24-8)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请根据线段图给同学们讲一讲。(教师画图)
8
24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线段图解释算式,有利于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体会画图法,养成有跟有据的进行思考的习惯。]
2.探究算法。
(1)尝试计算。
谈话:
8应该从哪一位减?4不够减怎样办?想不想自己解决?先自己计算,不会的可以摆摆小棒,不仅要会算,还要会借助小棒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在关键处创设问题“4不够减怎样办?”,并引导学生不会的可以摆摆小棒,不仅要会算,还要会借助小棒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操作。]
(2)班内交流。
谈话:谁能说说你的算法?(根据学生的交流,及时板书,形成图式,引导讲清算法。)
(3)做一做。
谈话: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计算:25-7
43-6
3.总结反思。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体会个位不够减,可以从十位退一再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体会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利用小棒对算法进行解释,目的是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解决绿点问题,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1.尝试计算。
2.班内交流。
谈话:谁能说说你的算法?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渗透转化思想)
(三)学生自选问题解答,班内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解答了两个问题,请选择黑板上剩下的问题独立解答。
[设计意图:及时回归信息图,引导解决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有利于提高课本的利用率,也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对比练习:(课本30页第1题前两组)。
(1)独立计算。
谈话:请同学们先算一算,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班内交流。(体会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少的道理。)
2.比一比。(在○里填上>、<、=)。
27-5○27-9
58-9○58-6
43-8○43+8
(1)独立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填一填。把你的做法和同桌说一说,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
谈话:你是怎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交流做题的方法,体验利用规律比较的好处。)
3.比年龄
(1)调查两名学生的年龄。
谈话:你今年几岁了?(板书)
(2)学生猜老师的年龄。
谈话:你想知道老师多大了吗?请猜一猜。(引导学生在猜的过程中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体会区间套的数学方法)
(3)引导学生用老师和学生的年龄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巩固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