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难点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谈话: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智慧老人用他的智慧赢得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
可智慧老人说他最喜欢能发现并尝试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孩子.你们如何做呢?(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我们班有41名同学.??
生:男同学比女同学多2人.
生:汽车的轮子是圆的.
生:国旗挂在黑板的上面.
二、活动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谈话: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你们刚才的表现全被智慧老人看到了,智慧老人自己出了一些问题,只有回答出来才能进去,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请你说出括号里的数.
18=9+()12=8+()
()=3+()16=()+()
2.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个数.
教师谈话:你们真是太出色了!
3.出示图片:美丽的田园
三、活动三:通过观察图,能自己发现,并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1.教师提问:看到这样的一个田园,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甲:太美了!这里的动物真多呀!有小鸟,有鹅,有山羊.
学生乙:还有很多的植物,树,花,草,还有一条小河.
2.教师提问:那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1)一共有几只山羊?白山羊比黑山羊多几只?
一共有11只山羊,白山羊比黑山羊多1只.6-5=1
(2)岸上比水中少几只鹅?
8-6=2
(3)天上飞着的小鸟比树上的小鸟多几只?(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4)一共有几只鹅?(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8+6=14
四、活动四:发散思维
1.出示图片:乘车
(1)需要三辆车:11
+
5
+
4
=
20
(2)需要三辆车:5
+
4
+
8
=
17
(3)需要两辆车:11
+
8
=
19
2.讨论最佳方案,渗透优化思想.
五、小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发现数学问题,只要你是一个做事认真、细心,善于钻研的学生,你就能享受到数学带给你的快乐.愿数学伴你渡过每一天!
教案点评:
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这点,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一入课时,我就鼓励孩子去发现、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光看一张图提问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智慧老人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乐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几多媒体的运用给学生一个推动力,吸引他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学生乐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满神秘感,接下来的学习会是非常有意思的。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