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基础夯实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3.氧化铟()是制造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氧化铟中铟(I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6
4.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化学式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是研究空气成分的三个实验,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是(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变蓝,不考虑冰块升华产生的水蒸气)(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7.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8.下列不能制取氧气的是(
)
A.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B.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
C.加热水至沸腾
D.加热高锰酸钾
9.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B.
C.
D.
10.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大上可作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
中原子总数为62
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
11.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酿造米酒
C.食物腐败
D.红磷燃烧
12.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磷生成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4.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都需要催化剂
C.都需要加热
D.都有氧化物生成
15.下列有关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表示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4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写三点即可)。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甲瓶中硫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种无色液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名称),加该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17.(12分)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
(4)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氮气的一些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
18.(1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_。
(2)要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空气成分示意图可知,“c”的体积分数略小于25%,因此“c”代表的是氧气。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中的成分,氮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等知识点。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从而保护环境,A正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B错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C正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D正确。
3.答案:C
解析:氧元素显-2价,设铟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3=0,则x=+3。
4.答案:D
解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根据铜粉由红变黑,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故选A。
6.答案:D
解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错误;停止加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B错误;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整个装置中气体体积总和的,C错误;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D正确。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加热水至沸腾没有新物质生成,不能制取氧气。
9.答案:C
解析: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氯元素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显-1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0.答案:B
解析:全氮阴离子盐不属于氧化物,A说法不正确;全氮阴离子盐是由氢、氮、氧、氯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B说法正确;1个中原子总数为25+34+3+1=63,C说法不正确;根据全氮阴离子盐的化学式可知,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25:34:3:1,D说法不正确。
11.答案:D
解析:A、动物呼吸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B、酿造米酒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红磷燃烧不属于缓慢氧化,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选项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故A说法正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说法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说法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说法错误。
13.答案:C
14.答案:A
解析:A、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产生氧气,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
D、氯酸钾制氧气,没有氧化物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答案:A
16.答案:(1)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是化合反应;③都放出热量;都需要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答出三点即可)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硫+氧气二氧化硫
(3)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17.答案:(1)产生大量的白烟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基本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而且倒吸进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难溶于水;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本题是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综合考查,除考查实验的装置、原理、现象、结论及误差分析外,还考查了对剩余气体性质上的观察与结论。
18.答案:(1)酒精灯
(2)B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⑥③②④①⑤
解析:(1)仪器X的名称是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C。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⑥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棉花,②加热,④收集,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⑤熄灭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