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思考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将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相关历史知识总结列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历史文物图片,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初步分析、解释其中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的基本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艰辛;认识中国原始农耕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新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在生产与劳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对中华民族祖先产生高度认同感和光荣感。
教学重点: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区分两个地区的住房结构和农作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了解农业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神农氏的历史小故事与图片,以及《白虎通》原文中的“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教师提问:(1)从神农氏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了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在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里,有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这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开始由采集狩猎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原始社会,体验祖先们的农耕生活吧!
二、探究新知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9页《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找一找原始农耕时代遗址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学生观察地图,在地图中寻找信息并作标注,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黄河、长江等大河对原始农业的产生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提供水源,便于农作物种植。
教师归纳: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并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这就是原始农耕的起源。
2.学生自主探究: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
提示: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②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③会使用耒耜等工具耕种。④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3.教师提问:(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原始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何意义?
提示:(1)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2)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多媒体展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生产生活工具的有关图片。
教师提问:(1)河姆渡居民用什么工具种植水稻?
(2)有了农业之后,人们还会随意迁徙,到处流动吗?为什么?
提示:(1)耒耜。
(2)不会再随意迁徙。农作物种下后,必须等待收割,而且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进行的,这就要求人们定居下来,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衣食来源比较稳定,也为定居提供了条件,所以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2.多媒体展示河姆渡遗址有关房屋复原的图片。
教师提问: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河姆渡居民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师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浙江地区,属于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原始居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建造干栏式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3.多媒体展示河姆渡遗址有关水井、饲养的家畜以及出土陶器的有关图片。
教师提问:除了农业生产和基本的生活之外,河姆渡居民还干什么?
提示: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粮食有了保障,打回来的猎物一时吃不完,人们把受轻伤的动物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原始家畜饲养业产生了。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表格。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不
同
点
距今年代
距今约7
000年
距今约6
000年
所处区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房屋样式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种植作物
水稻
粟
生产工具
骨耜
石器、骨器、角器等
家畜饲养
猪、狗、水牛
猪、狗
手工业
陶器、玉器、乐器骨哨
陶器、乐器,会纺织
相同点
①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
2.教师提问: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分别代表了南北方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当时南北方原始居民的生活差异。说说这些差异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提示:表现:房屋结构不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原因:主要是南北方自然环境不同。
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认识到原始农耕生活有许多共同点,如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等。但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原始居民的生活也有各自的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简表来归纳分析学习内容,从而逐步掌握表格学习法。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表格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与探究能力。这种设计简单明了,在实际教学中可操作性强,课堂效果较好。不足之处就是趣味性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融入一些学生课堂活动,适当地增加一些视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