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A卷
基础夯实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化学方程式可读作(
)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
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判断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
)
A.反应前后所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D.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是否相等
3.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值是(
)
A.1
B.2
C.3
D.4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B.在化学方程式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C.化学方程式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D.化学方程式中的“↑”应当去掉
5.如下图所示,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A.
B.
C.
D.
6.准确称取3.16g高锰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后,测得剩余固体为2.84g,则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
A.0.16g
B.0.32g
C.0.84g
D.1g
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Mg
B.
C
C.S
D.
8.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或运用,观点合理的是(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体现了这一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2L氢气和1L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定会生成3L水”是由质量守恒定律决定的
C.3g碳放入装有10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13g二氧化碳
D.“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描述涉及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变化的现象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9.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g完全燃烧生成36g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10.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
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轻
C.蒸发食盐水得到的食盐固体与水蒸气的质量和等于原食盐水的质量
D.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
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12.“洁厕灵”与“漂白剂”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1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C.分子的数目不会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14.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
A.
B.
C.
D.
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的值是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据图作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2020年5月27日,《自然》杂志发表了来自东京大学的一项令人惊讶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用光来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请你写出该条件下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7.(15分)“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若通过该方法得到94.4kg的镍(Ni),需要氧化镍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18.(15分)某同学用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装置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橡胶塞上的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2)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玻璃管灼热的目的是_________;玻璃管红热后立即塞紧橡胶塞,防止_________。
(3)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若该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玻璃管,则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_________。
(5)未等锥形瓶冷却,该同学就进行称量,结果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该化学方程式有三个读法①宏观: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②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③量: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8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保持不变,然后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可以确定的值为2。
4.答案:C
解析: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A正确;“燃烧”是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点燃”是物质发生反应的条件,故“点燃”不可改成“燃烧”,B正确;化学方程式应读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C错误;因反应物中有氧气,故生成物后的“↑”应去掉,D正确。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解析:镁、碳、硫、氩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当质量为1g的镁、碳、硫、氢气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分别是:、、、,即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氢气。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选C。
12.答案:A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3、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13.答案:D
14.答案:C
解析: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D正确;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g-2g):(26g-7g)=12:19,A错误;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分析题图中数据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C正确。
16.答案:(1)(2)
解析:(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2)水在催化剂和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7.答案:解:设需要氧化镍的质量为x
x=120kg
答:需要氧化镍的质量至少是120kg。
18.答案:(1)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内的气体体积膨胀,将瓶塞冲开
(2)引燃红磷;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逸出,影响测定结果
(3)产生大量白烟
(4)橡胶塞被冲开,原因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而冲开瓶塞
(5)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