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4: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观察的范围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游戏导入
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将笔袋放到数学书的后面,提问:
你能看到你的笔袋吗?为什么?你能想个办法看到笔袋吗?
师:坐着的时候,视线受到了数学书的阻挡,所以我们就看不到笔袋,而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我们就能看见笔袋了。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的范围。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一)小猴看桃。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第一问的情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1)站在A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是哪个点?
(2)站在B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是哪个点?
(3)站在C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是哪个点?
(4)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
2.学生活动。
(1)分组进行观察、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在想象的过程中动手画一画。
小猴在树上A点时,我们可以把小猴的眼睛看作“观察点”,阻碍小猴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它的最高处在哪里?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并延长到地面A′点。A′点是小猴看到墙内最近的地方,这条线实际上就是小猴的视线,视线是直直的。视线AA′把墙内分成看到的部分和看不到的部分。所以说从A′到墙角的这几个桃子,小猴是看不到的。
小猴想看到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爬到树的B点和C点,你画一画小猴能看到的范围。
(2)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想一想:为什么从一棵树上看到的范围不同?比一比从观察范围上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猴站在哪一点上看到的桃子最多?
生:C点。
师:你认为小猴看到的桃子的多少,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小猴看到的桃子的多少与观察点的高低有关。小猴爬的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
师:这说明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也就是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二)变化的楼房。
1.师:同学们真厉害,都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公路上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第二问的情境图。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
让学生说出司机看到的是哪部分,如何确定?
生:车是观察点,A楼顶是阻碍点,两点连线延长至B楼的某一点,B楼在这条线上面的部分是司机能看到的部分。
2.让学生思考: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司机所能看到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生交流后回答。
生1:客车继续向前行驶,司机所看到B楼的部分在逐渐缩小。
生2:客车到位置②时,我通过画图发现,司机就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小结:由上面的观察可知,客车位置在变化,观察点也在变化。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三)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举例说从窗内向窗外观看景色,越远离窗边看到的窗外的景色越少等现象。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画图后接着提问:如果你是这只猫,想看到更大的范围,你想怎么办?
3.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再得出结论: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短。
五、拓展提升
1.说一说,坐井观天的青蛙为什么目光短浅呢?
让学生画图看看井里的青蛙能看到天空的大小,然后回答,合理即可。
2.解释“日食”现象。
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刚好被月亮挡住,看到的是一个圆形的黑影,这就形成了日食现象。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有什么作用?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35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动手做做看。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想一想,猜一猜,并说明理由。
交流讨论后回答。
学生尝试画一画后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观察者的眼睛——点
障碍物(确定视线经过的有效点)
视线——线
经过障碍物找到观察范围
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到的范围也在变化。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动手画、观察找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画图时没有强调画图的标准化,而且在学生活动中指导得不够。
教学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多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