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合格率(1)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的内容和第42页“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运用百分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说一说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0.75
1.5
0.243
2.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3.什么是百分数?说出下列百分数的意义。
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是3.2%。
4.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合格率、优秀率、发芽率等百分率,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求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百分率。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的情境图。
1.理解合格率。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看看图中两人在谈论什么,有关合格率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合格率是什么?如何求合格率等。
教师解释:合格率也是一种百分数。然后让学生思考百分数表示什么?
根据百分数的定义可知:合格率表示合格箱数是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
2.学生列式求合格率。
师:知道了合格率的含义,如何求合格率呢?对,就是用合格的箱数除以抽查箱数。
甲箱:43÷50
乙箱:52÷60
3.思考:如何把两个式子的结果化成百分数。
(1)43÷50=或43÷50=0.86
学生交流讨论。
汇总方法:把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也可以得出小数0.86,把0.86化成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43÷50===86%
或
43÷50=0.86==86%
(2)52÷60=不能直接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怎么办?只能先化成小数。52÷60无法除尽,应取近似值。通常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4.回顾总结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让学生试着自己把下列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0.24
1.76
0.05
完成后指名说出答案,全班订正。
(2)学生回顾刚才转化的过程,观察转化中的特点。
小结: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
5.迁移总结百分率的含义。
在实际生活中,像命中率这样常用的百分率还有很多。如学生的出勤率、大豆的发芽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树木的成活率等。
引导学生在理解命中率的基础上理解百分率的含义。
出勤率=×100%
成活率=×100%……
四、巩固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成百分数。
0.35=
0.08=
0.7=
2.4=
1.25=
0.002=
1=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3.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交流讨论:发芽率的含义,如何求发芽率。
五、拓展提升
判断。
1.把5克盐溶解在2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0%。(√)
2.工厂生产200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200%。(×)
3.六(1)班有52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上课,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是52%。
(×)
六、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3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尝试说说。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在理解发芽率的基础上独立求每种种子的发芽率。
板书设计
合格率(1)
合格率表示合格箱数是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
甲牌:43÷50===86%
或43÷50=0.86==86%
乙牌:52÷60≈0.867=86.7%(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利用教师的合理揭示、适时点拨、引导归纳,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呈现出较强的层次性。
不足之处: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是少一些。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再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