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13 21:3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台湾历史大事记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84年,中法战争中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军重创。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1888年3月3日,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早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吴主孙权就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元世祖在澎湖岛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大大密切了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全国人大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979
2、叶剑英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谈话 1981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叶剑英谈话节选
4、“一国两制”构想具有法律效力
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80年代初
学习思考: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考虑到大陆和台湾的实际情况,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它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为台湾的继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香港、澳门回归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中英
《北京条约》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1、“一国两制”和平收回香港的方针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
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4
3、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
4、香港、澳门回归及意义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有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生机的祖国。
1995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两年,西方有影响的《财富》杂志发表题为《香港之死》的专题报告,预言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必然会“死亡”。
2001年,香港回归祖国4年后,《财富》选择香港召开了“《财富》全球论坛”,高度评价香港仍然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
前提条件—— 国力强大;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构想;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 渴望回归;
国际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