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复习内容:教材第52页圆的有关知识和第54页第1~3题、第56页第14~16题。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能够熟练地应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抓住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3.向学生参透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和掌握单元自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复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一)课前知识梳理。
1.从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圆、分数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现在请你把圆这个单元中学会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2.在圆的学习中,你想把哪些题目推荐给大家一起分享,请记录下来。推荐理由是什么?
3.你还有哪些困惑或疑问?
以上环节在课前完成。
(二)梳理反馈,建构网络。
1.知识梳理。
(1)小组交流梳理。
师:今天我们复习圆的知识,昨天同学们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现在请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先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罗列,再对罗列的知识进行归类,把同一类的知识放在一起,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概括。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并将整理的内容写下来。
(2)汇报。
选择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网络。
A.复习圆的特征。
①找到圆里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②说说在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③师: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B.复习圆的周长。
在认识了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测量得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总结出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表示为C=πd=2πr。
C.复习圆的面积。
在圆面积推导中我们利用转化的思想把圆化曲为直从而推导出来。
先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圆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S=πr2。
D.圆知识的应用。
可以利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还可以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我的成长足迹。
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你最喜欢的数学活动是哪一次?你最满意你自己的哪一方面?
学生可能会说:
车轮做成圆形原来和半径处处相等有关,太神奇了。
我最喜欢的数学活动是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它与直径的商,从而知道了圆周率。我觉得自己成为了一名数学家。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给予肯定。
3.我提出的问题。
关于本单元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你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到:
书上说圆周率是无理数,什么是无理数呢?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或教师回答。
师: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要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一个一个地攻破这些难题。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订正。在回答时,提问: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是什么?(在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第2个图形中,正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
第3个图形中,梯形与半圆的关系是什么?(梯形的高是圆的半径,梯形的上底是圆的直径)
2.完成教材第56页第14题。
(1)让学生思考:这根铁丝的长度分别是圆和等边三角形的什么?圆和这个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周长相等)知道圆的半径如何求它的周长?
生1:铁丝长是圆和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因为用同一根铁丝,所以可以知道圆的周长等于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生2:已知圆的半径,用公式C=2πr可以求出圆的周长,也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生3:因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所以用它的周长÷3=边长。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第2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订正。
2.完成教材第56页第15题。
(1)学生观察并分析表中实验记录,想一想,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汇报,总结得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圆,圆的面积大。
(3)学生利用上面的发现解释为什么排水管的横截面都是圆形的。
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圆形管,横截面的面积最大,单位时间内排水量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如图,把4个半径为5
cm
的圆柱形饮料瓶捆扎在一起,如果接头
部分用了20
cm,计算一下,需要的绳子长多少厘米?
2×3.14×5=31.4(cm)
5×2×4=40(cm)
40+31.4+20=91.4(cm)
2.求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2-3.14×(2÷2)2=0.86(m2)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从复习方法和知识两个方面谈)
六、作业布置
教材第54页第3题和第56页第16题。
翻阅课本,回顾圆中学习了哪些内容,并根据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整理。
把自己整理的知识补充完善,并选出你认为最好的方式。
学生交流一下。
学生说说解决思路再完成。
和同桌交流后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1)
转化:化曲为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和复习并交流汇总,提高归纳和交流能力。
不足之处:内容量大,练习不能全部在课上完成。
教学建议:在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整理和汇报,一些基本练习可穿插在整理汇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