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5: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复习内容:教材第101页和第106~107页的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系统整理所学过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2.通过比较、应用,巩固加深对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巩固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统计和概率”。你知道统计有什么作用吗?统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家庭生活,大到国家发展都离不开统计。
1.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你认识了哪些统计图?说说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
(1)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知道数据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能预测数据。
(3)扇形统计图:可以掌握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阅读统计图时有哪些好的经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
(1)阅读统计图时可以知道统计图的名称,还要了解纵轴和横轴的意义,有时还有图示。
(2)观察统计图方便我们比较、掌握数据。还可以根据数量的增减变化,进行数据的合理预测。
3.要比较两个班同学的身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
(1)可以比较身高最高的和最矮的,还可以比较平均身高。
(2)还可以将身高划分为几个身高段,在比较相同身高段的人数。
回顾几个问题,学生再次说一说。
二、针对练习
1.出示三张统计表,学生思考问题:下面几组数据用哪一种统计图表示合适?
(1)
阳光小学校园植树棵数统计表
(2)阳光小学校园2017-2020年植树棵数统计表
(3)阳光小学校园各类树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学生说明理由。
生1:(1)用条形统计图合适,能很快看出每种树数量的多少。
生2:(2)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能清楚地看出每年植树的变化情况。
生3:(3)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树占总数的百分比。
根据这些数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合理即可。
2.完成教材第106页“统计与概率”第1题。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6页“统计与概率”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下面是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学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
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学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
(1)已知获得良好的有250人,不合格的有多少人?
(2)这所学校该学期学生的体育达标率是多少?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下面是六(2)班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飞飞做作业不小心抹去了一块,导致很多数据看不清楚了。已知这个班体育成绩及格率为95%,成绩“优秀”的人数占全班的35%,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
六(2)班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图
请你根据提供的条件计算出“优秀”“良好”“及格”的人数,然后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1-95%)=40(人)
优秀:40×35%=14(人)
良好:14×(1+)=18(人)
及格:40-14-18-2=6(人)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全班互评。
六、作业布置
教材第107页“统计与概率”第3、4题。
学生回顾“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学生说一说。
学生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1)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知道数据的多少,
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能预测数据。
(3)扇形统计图:可以掌握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结合具体例子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将统计的对象与学生熟悉的数据关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不足之处:本节课在唤起学生回忆与讨论交流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收集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