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4:48:01

文档简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1.(2020·杭州中考)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2.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D)
3.(2021·邢台质检)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
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在实验④中,可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不必做实验③
4.(2020·绥化中考节选)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1/3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变瘪(或变扁) ,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或无明显变化或不变瘪或不变扁)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通常状况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或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 。?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5.“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6.
(2021·南阳质检)下列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B)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甲烷
7.(2021·沈阳质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8.如图是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CO2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植树造林(或种草等) 。?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D.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10.(2021·济南高新区质检)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气体,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实现双循环
B.CO2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CO2无毒,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11.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被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2.(2021·温岭质检)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应用广泛。如图①②③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④⑤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1)以上各图中只涉及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有 ①⑤ ;?
(2)如图③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少量蒸馏水,盖紧瓶塞并振荡,实验现象是 软塑料瓶变瘪了 。?
(3)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的性质制成的。?
1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用U形管完成CO2的性质实验:将干燥的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纱布条每隔1~2
cm用水润湿,然后将干湿相间的纱布条送入U形管里(如图所示)。
(1)实验1: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慢注入塑料漏斗里,湿润的石蕊纱布条按照A→B→C→D
的方向逐渐变红,而且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快。湿润的石蕊纱布条会变红的原因是 CO2+H2OH2CO3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更快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2)实验2:等到湿润的纱布条全部变红后,将其从U形管里取出,用电吹风对着纱布条吹热风,红色很快褪去并恢复为紫色的原因是 H2CO3CO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PAGE
-
9
-第2课时 一



一氧化碳的性质
1.冬季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C)
A.N2
B.O2
C.CO
D.CO2
2.向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是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
(B)
A.H2
B.CO
C.CO2
D.O2
3.通过学习,你认为碳单质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D)
A.可燃性、氧化性
B.氧化性、稳定性
C.毒性、还原性
D.可燃性、还原性
4.(2020·青岛中考)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5.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
(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 ;?
(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uO+COCu+CO2 。?
6.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炉,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主要反应。请写出A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 ;C处观察到蓝色火焰,原因是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了蓝色火焰 。?
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进行综合考查
7.(2020·牡丹江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8.有关
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D)
9.(2020·常德中考)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10.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观察气体的颜色
C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11.(2021·广东韶关质检)X、Y、Z、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X、Y、Z为单质,Z为红色固体,甲、乙、丙为氧化物,X、丙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Y的化学式是 O2 ;?
(2)甲的化学式是 CO2 ;?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丙 C+2CuO2Cu+CO2↑ ;乙+丙 CO+CuOCu+CO2 。?
12.小明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A)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CO2和CO都有毒
C.CO2和CO都有可燃性
D.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1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D)
A.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丙过程中能观察到铜丝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瘪
14.(2021·福田区质检)如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可发生转化,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反应①,CO与甲中碳元素化合价相同
B.反应②,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CO2的质量
C.反应③,C与CuO要混匀,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D.反应④,参加反应的C与O2质量比为3∶7时,丁中只含CO
15.(2021·黑河质检)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2CO ;?
(2)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红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uOCu+CO2 ,此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 CuO (填化学式)。证明一氧化碳有 还原性 ;?
(4)本实验中,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 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
16.(关注类比法的运用)草酸(化学式为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受热条件下也会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氢 元素
,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CuO(或Fe3O4等其他合理答案) (填化学式),A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3)讨论交流
①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只要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
②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指出该缺陷: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处理的方法是 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燃烧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PAGE
-
10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1.(2020·杭州中考)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2.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3.(2021·邢台质检)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
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在实验④中,可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不必做实验③
4.(2020·绥化中考节选)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1/3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5.“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6.
(2021·南阳质检)下列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甲烷
7.(2021·沈阳质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8.如图是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CO2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D.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10.(2021·济南高新区质检)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气体,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实现双循环
B.CO2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CO2无毒,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11.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被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2.(2021·温岭质检)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应用广泛。如图①②③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④⑤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1)以上各图中只涉及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有
;?
(2)如图③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少量蒸馏水,盖紧瓶塞并振荡,实验现象是
。?
(3)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
的性质制成的。?
1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用U形管完成CO2的性质实验:将干燥的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纱布条每隔1~2
cm用水润湿,然后将干湿相间的纱布条送入U形管里(如图所示)。
(1)实验1: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慢注入塑料漏斗里,湿润的石蕊纱布条按照A→B→C→D
的方向逐渐变红,而且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快。湿润的石蕊纱布条会变红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更快的原因是
。?
(2)实验2:等到湿润的纱布条全部变红后,将其从U形管里取出,用电吹风对着纱布条吹热风,红色很快褪去并恢复为紫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PAGE
-
9
-第2课时 一



一氧化碳的性质
1.冬季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
A.N2
B.O2
C.CO
D.CO2
2.向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是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
(
)
A.H2
B.CO
C.CO2
D.O2
3.通过学习,你认为碳单质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
)
A.可燃性、氧化性
B.氧化性、稳定性
C.毒性、还原性
D.可燃性、还原性
4.(2020·青岛中考)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5.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
(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6.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炉,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主要反应。请写出A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处观察到蓝色火焰,原因是
。?
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进行综合考查
7.(2020·牡丹江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8.有关
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
9.(2020·常德中考)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10.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观察气体的颜色
C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11.(2021·广东韶关质检)X、Y、Z、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X、Y、Z为单质,Z为红色固体,甲、乙、丙为氧化物,X、丙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Y的化学式是
;?
(2)甲的化学式是
;?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丙
;乙+丙
。?
12.小明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
)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CO2和CO都有毒
C.CO2和CO都有可燃性
D.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1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丙过程中能观察到铜丝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瘪
14.(2021·福田区质检)如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可发生转化,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CO与甲中碳元素化合价相同
B.反应②,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CO2的质量
C.反应③,C与CuO要混匀,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D.反应④,参加反应的C与O2质量比为3∶7时,丁中只含CO
15.(2021·黑河质检)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证明一氧化碳有
;?
(4)本实验中,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
。?
16.(关注类比法的运用)草酸(化学式为C2H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受热条件下也会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
,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A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3)讨论交流
①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
②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
PAGE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