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 可爱的小猫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 可爱的小猫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5: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可爱的小猫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只可爱的小猫,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猫吗?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可爱的小猫。今天小猫会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这天,猫妈妈外出了,中午不能回家,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问题一的情境图中第1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3条)大家猜一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认真观察后来发生了什么情况,鱼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30页问题一的第2、3、4幅图。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感受减法的意义。(1)师: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课件配合出示情境图。(2)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汇报。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方法一:3-1=2
3-2=1
3-3=03条鱼吃了1条鱼剩下2条鱼;
3条鱼吃了2条鱼剩下1条鱼;
3条鱼吃了3条鱼剩下0条鱼。方法二:3-1=2
2-1=1
1-1=03条鱼吃了1条鱼剩下2条鱼;
2条鱼吃了1条鱼剩下1条鱼;
1条鱼吃了1条鱼剩下0条鱼。(3)小练习:看图列式。小结:在计算减法时,从原来的总数中去掉和它同样多的部分,结果用0表示,即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是0。2.拨一拨,填一填。(1)出示计数器,老师在计数器上进行拨珠演示,先数出5个,然后拨去1个,问:还剩下几个?学生会列式5-1=4,再让学生根据算式回顾拨珠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当前计数器,写出对应的加法算式4+1=5或1+4=5。(2)模仿拨一拨,算一算。要求学生像刚才那样,先拨好5个珠子,再拨去2个、3个、4个,并列出相应的减法和加法算式。(3)小练习:先拨好5个珠子,再去掉5个,问: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小结:同一幅图既可以列出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减法算式。0与任何数相加减,还得这个数。4.想一想,填一填。(1)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问题三的情境图。问:你看到什么数学信息?一共有4个圈,套中了1个,有3个没有套中。(2)想一想,该怎样列加法和减法算式?1+3=4
3+1=4
4-1=3
4-3=1(3)小练习: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可能套中几个?又能列出哪些算式呢?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填空,说说这样列式的原因。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五、拓展提升1.找规律,填一填。2.根据下面的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2+3=5
4+0=4(5)-(2)=(3)
(4)-(4)=(0)(5)-(3)=(2)
(4)-(0)=(4)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加法和减法有怎样的关系?七、作业布置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3、4题。
学生看图找信息,提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上台板演。根据故事情境结合算式进行解析。观察后写算式。进行操作。看图说信息。列式计算。思考后解答。学生回顾课堂。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3-1=2
3-2=1
3-3=0
3-1=2
2-1=1
1-1=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尊重和体现编者的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寓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情境创设阶段,通过学生所喜爱的童话故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欲。
不足之处:探索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经历思考、讨论的过程。
教学建议:小组合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常用方式,实施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培养好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