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时
乘车(2)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试一试”和第4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合唱队”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意义。
2.经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能够提出问题,用两步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车这一课,想不想知道图中的小朋友们要去哪里呢?今天我们继续跟踪他们吧![板书课题:乘车(2)]课件配合出示一辆公交车开到少年宫停下,哦!原来这些小朋友们要去少年宫啊!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情境图。2.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在练习唱歌。3.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多角度发现信息。可能会从男、女生的角度发现数学信息,发现了有男生4人,女生5人。也可能从排数发现数学信息,发现第一排有2人,第二排有3人,第三排有4人。4.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5.解决问题。请你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想一想你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在小组内交流。6.全班交流。算法一:5+4=9把女生和男生人数合起来。算法二:2+3+4=9先算第一排和第二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再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算法三:3+4+2=9先算第二排和第三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再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算法四:2+4+3=9先算第一排和第三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再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7.小练习:请根据情境图提出用连减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小结:观察情境图,根据分类的方法把图中的物体分成几部分,找出每部分物体的数量,根据各部分数量,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求几部分数量和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数出物体总的数量,根据总数量和一部分数量,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求另一部分数量的实际问题。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3题。先理解题意,明白图表示什么意思,再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5题。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再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五、拓展提升1.把3、4、5、6分别填入下面的里,使等式成立。2.猴子捞月。一共有多少只猴子?4+1+4=9六、课堂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七、作业布置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4、6、7题。
观看课件。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口答。多角度发现数学信息。提问题。列出不同算式。结合情境图提问。独立完成练习。独立思考后完成。回顾课堂。
板书设计
乘车(2)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5+4=9
2+3+4=9
3+4+2=9
2+4+3=9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找出信息后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针对不同的算式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意义,让学生对计算顺序的理解更加深入。
不足之处:提连减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应该在课堂上作出示范。
教学建议:数学是讲“道理”的学科,即使是枯燥的计算,赋予它情境,它就是一个故事,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学这种鲜活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