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背土豆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和第37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7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老鼠一般什么时候出来吗?(晚上)是的,这天晚上小老鼠又出来找吃的,看,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情境图1,小老鼠找到了什么?(土豆)接下来它会怎样做呢?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情境图2,原来它想把这些土豆背回家啊!(板书课题:背土豆)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得数是7的加法。(1)放大情境图左图。问:你从图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会列式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只要学生表达合理都给予表扬。有两堆土豆,一堆5个,另一堆2个,一共有多少个土豆?列式:5+2=7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是7个的?方法一:数数法,把两堆的土豆一起数。方法二:接数法,从5后面接着数出2个数。方法三:推理法,根据4+2=6,得出4+3=7。(3)小练习:用圆片代替土豆,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刚才的算式。小结:计算7的加法可以用数数法、接数法和推理法来计算。2.7减几。(1)课件放大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2。(2)观察图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生:一个土豆从袋子里漏出来了!(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袋子里还有多少个土豆?(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问题?袋子里原来有7个土豆,漏了1个土豆,还有多少个土豆?(5)解决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7-1=6,鼓励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如画图、摆小棒、摆圆片来计算。(6)汇报交流。谁来把你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方法一:摆物法,从7个圆片中拿走1个,剩下6个。方法二:画图法,从7个圆片中画去1个,剩下
6个。方法三:倒数法,从7开始倒着数1个数是6。方法四:做加法想减法,1+6=7,那么7-1=6。(7)小练习:发挥你的想象,继续走下去,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将想到的情况填入下表。小结:可以结合7的组成来计算7的加减法。3.说一说。(1)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问题四的情境图和算式:5+2=7,7-2=5。(2)让学生结合情境编故事。左图:鱼缸里有5条金鱼,又放进去2条,一共有7条金鱼。右图:有7个鸡蛋,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还有5个鸡蛋。(3)小练习: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这两个算式解决的问题。小结:同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情境。四、巩固练习1.算一算。2+5=
7-4=
4+3=
7-5=1+6=
7+0=
7-2=
7-7=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出算式,最后组织学生交流。五、拓展提升1.在○填上“+”或“-”。2.阳阳和乐乐每人有5本书,阳阳给乐乐2本后,乐乐比阳阳多几本?2+2=4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今天学习的加减法算式,回家再找一找吧!七、作业布置1.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题。2.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7-4=3
(
)
7-3=4
(
)
3+4=7
(
)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组内交流。汇报算法。看图说故事,提问题。学生尝试计算,说算法。汇报算法。学生完成表格。根据算式找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背土豆
5+2=7或2+5=7
7-1=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借助情境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法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法算式并加以解释和运用,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价值。
不足之处:学生看到情境图后提出多的一堆比少的一堆多多少个?老师对这一问题不能忽视。
教学建议:最有效地学习是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在课堂上,实践操作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能使学生的活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