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

文档属性

名称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13 22: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良好开端
重大挫折
伟大转折
发展
完善
★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大制度
一、良好的开端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三大任务:
转变重心
转变农业国
转变社会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 决议
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是什么?
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强调坚持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2)加强各民族团结。
(3)多党合作。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健全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中共八大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评价
★“八大” 继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民族团结
多党合作
健全法制
发扬民主
★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良好开端
*
二、重大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
两段材料表达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这种错误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
阶级斗争扩大化,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红卫兵运动中疯狂的个人崇拜严重冲击了民主制度,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和市长曹荻秋遭到群众批判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刘少奇
真理往往是在痛苦的呻吟中说出来的。
——莎士比亚
感受历史
公民的基本人权遭到肆意践踏,宪法遭到破坏,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思考:刘少奇以什么为武器进行抗争?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
刘少奇尸体火葬申请单上写着:
姓名:刘卫黄 71岁
职业:无业
1968年刘少奇被林彪、江青一伙定为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并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永远开除出党。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六时四十五分停止呼吸。
老舍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舍予,北京市人,1899年生。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文革中,受林彪、“四人帮”摧残迫害,1966年8月4日投太平湖自尽,终年67岁。
李达:中共创始人之一、教育家。湖南零陵人,1890年生。曾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文革开始后, 1966年8月24日因遭受迫害含冤逝世,终年76岁。
黄绍竑:爱国民主人士、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1895年生。1949年8月参加香港起义。曾任政务院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文革开始后, 1966年8月31日因遭受迫害自杀身亡,终年71岁。 
傅雷: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江县人,1908年生。1958年被划为" 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门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长凳上戴着高帽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
(1)一元化领导——革命委员会(政治建设大倒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人大停止工作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政协停止活动
民主政治的重大 挫折
我们要从这个历史事件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维持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如果被采访的是你,你会如何回答
邓小平回答:
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反思文革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1.10——12.15)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加强法制建设
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 容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思想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心转移
政治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新核心
组织路线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意 义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新转折;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980年5月17日为刘少奇举行国葬和追悼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治国方略 意义
1980
领导制度改革
政治局扩大会议
1982
五届五次
1997
中共十五大
1999
九届二次
以国家根本
大法形式确定
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八二宪法
依法治国
把依法治国
写进宪法
总章程
初步构想
国家政治建设的一个新时代:
(法制 法治)
时间
会议
正式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解决权力集中问题
1982年宪法: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依法治国战略:99年写进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2、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时间
政治建设的趋势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线图
发展完善
重大挫折
伟大 转折
良好开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