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8 15: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复习内容:教材第94页“数与代数”第1、2、3、7题,第95页“相互启发”
中奇思和妙想说的话,第96页第1~4题,第99页第16~18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各数的读写,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认识时钟的方法。
3.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几个”和“第几”,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我们先来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钟表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数与代数(1)]问:本学期学的20以内数的认识具体内容有哪些?时间知识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间:整时与半时。二、针对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1题。举例说一说,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学生零散的记忆串成线。顺序:1、2、3、4、5……18、19、20。5和第5的区别。学生说出数表示物体时,适时出示教材第95页“相互启发”奇思的说话内容。组成:十几的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1到几,二十是2个十。大小:顺着数,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学生说出数的大小比较时,适时出示教材第95页“相互启发”妙想的说话内容。读写:16读作:十六;十八写作:18。2.教材第94页第2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2题情境图。(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一块大石头表示10,一块小石头表示1,一块大石头和两块小石头就表示12。(3)问:你能再想一个方法表示12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学生想到用小棒、画图形、计数器等,只要学生能解释清楚都给予表扬。3.教材第94页第3题。(1)课件出示题目。(2)师:计数器上,从右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生: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3)师:个位上1表示什么?十位上的1呢?生: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4.教材96页第3题。(1)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2)对口令。师生或生生对口令,展开活动。如: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5.复习整时和半时。(1)拨钟。分小组活动,拨出指定的整时或半时。(2)认钟。通过同桌互相拨钟、认钟,引导学生说出认钟的方法,区别整时和半时。(3)认一认,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96页第1题。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说说各自的规律。2.完成教材第96页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再说一说。3.完成教材第96页第4题。先让学生分清左右,然后让学生涂一涂,最后核对。四、拓展延伸1.20人排成一队,从1数到20。数到个位数字是1、3、5、7、9的向前一步,原地不动的有(10)人。2.在每个钟面下面的括号里写上1时后的时间。五、课堂总结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六、作业布置教材第99页第16、17、18题。
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梳理。积极发言。理解题意。创造不同的方法表示12。完成填空。进行游戏。拨钟游戏。完成练习。独立思考并解答。回顾课堂。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1)
时间:整时与半时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复习的方法,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注意了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加以肯定和赞赏,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同时发动全班学生讨论,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
不足之处:没有将各个练习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
教学建议: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的活动过程。